薄媚摘遍

玉笙残,铜斗涩,斑管抛荒久。

浪传钞,词两卷,原非秦七黄九。

苏完才子,管领苏台,为政最风流。

兴往情来,琼瑶赠我报之玖。拌作词场冯妇。

齿冷屯田柳。重检点,箧中书,刊成百卷还又。

花间婪尾,尖合浮屠,赖有此编留。

买菜求添,沾沾可笑否。

形式: 词牌: 薄媚摘遍

鉴赏

这首《薄媚摘遍》是清代诗人俞樾所作,其风格独特,情感深沉,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骨与情怀。

开篇“玉笙残,铜斗涩,斑管抛荒久”,以“玉笙”、“铜斗”、“斑管”等古代文房用品的衰败,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文化的变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浪传钞,词两卷,原非秦七黄九”,通过调侃流传的错误信息,暗指自己作品的独特性,不随波逐流,自成一格。

“苏完才子,管领苏台,为政最风流”,这里借用了苏轼的典故,表达了对苏轼才华横溢、政绩卓著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与政治上的追求与理想。接下来“兴往情来,琼瑶赠我报之玖”,则描绘了一幅文人间相互赠答、情感交流的画面,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友谊。

“拌作词场冯妇。齿冷屯田柳”,这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将自己比作“冯妇”(再次出山的猎人),在词坛上重新活跃,同时也暗讽了当时文坛的风气。最后“重检点,箧中书,刊成百卷还又”,表达了对过往创作的回顾与整理,以及对未来作品的期待与追求。

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传统文化的深情缅怀,也有对个人艺术道路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不乏对社会现象的讽刺与批判,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收录诗词(425)

俞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曲园居士。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字:荫甫
  • 籍贯:浙江德清
  • 生卒年:1821-1907

相关古诗词

薄媚摘遍.前词甫脱稿,闻竹樵方伯行至安肃,笙鹤来迎,为之投笔泪下,因又成一首嗣后,词兴阑珊矣

凤城春、燕市酒,才唱阳关引。

怪无端、风雪里,传来消息悲哽。

临歧催赋,白海棠词,此意已凄清。

翰墨留题,苏完两字谶先定。

我本吟毫枯冷,不是张三影。

朝竹屋,暮梅溪,凭君助我清兴。

棕榈仙馆,花犯新词,此后有谁赓。

掷笔凄然,空斋暮色暝。

形式: 词牌: 薄媚摘遍

满江红.书生佳人苦乐各一阕,用板桥道人体(其一)

一片青毡,遮不足、万千风雨。

止落得、飘零书剑,头颅如许。

老大长充村学究,科名不到刘司户。

剩凄凉、文冢哭秋风,书生苦。出建节,芙蓉幕。

入画像,麒麟阁。尚青春年少,丰姿如鹤。

束发交都收铁网,画眉人共听金钥。

待功名、成了便神仙,书生乐。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书生佳人苦乐各一阕,用板桥道人体(其二)

天付红颜,便交付、一生愁绪。

浑不管、飘帘落溷,名花无主。

玳瑁才栖梁上燕,胭脂又吼闺中虎。

是前生、注定恶姻缘,佳人苦。叶子戏,樗蒲博。

锦作账,珠为箔。有风流夫婿,相嘲相谑。

姊妹甘心推福命,儿曹转眼登台阁。

看妆成、绿鬓尚如初,佳人乐。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南乡子(其一)次女绣孙偕其婿附海舶入都,倚此送之

送汝去长安。九月西风乍戒寒。

辽海云帆何日到,漫漫。绿水洋中翠袖单。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