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极目湖光里,招提万顷田。
庭荒无马迹,木落见炊烟。
今日山林畔,他年香火缘。
烦师瀹春茗,为说小乘禅。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闲适的田园风光。开篇“极目湖光里,招提万顷田”两句,通过极目远望湖光与田野的景象,展现了广阔无边的自然美景和丰饶的农耕生活。
接着,“庭荒无马迹,木落见炊烟”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偏僻幽静的生活状态。庭院因无人打理而长满荒草,没有马蹄的踪迹,显示出一种宁静与孤寂。而“木落见炊烟”的景象,则透露出一丝生活的温馨和安详。
诗人随后转向内心世界,“今日山林畔,他年香火缘”两句,表达了对佛教修行的一种向往。这里的“他年”,可能指的是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而“香火缘”则是佛教用语,意指香炉中的香气和信徒供奉佛像时燃烧的香,这里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脱。
最后,“烦师瀹春茗,为说小乘禅”一句,则表现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一种渴望。这里的“烦师”,可能是请求某位禅师开示;“瀹春茗”则是品尝茶水的雅致,象征着一种清醒与平和的心境;而“小乘禅”则指的是佛教中较为简单直接的修行方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佛法修持和精神追求的一种渴望。
不详
何日脊令还并影,旧时豚犬已成空。
大宋忠臣牟大昌,义兵今起应天祥。
赤城虽已降为虏,黄山不愿为之氓。
阁住杏花雨。便新晴、等闲勾引,香车成雾。
璧月光中箫凤远,袅袅馀音如缕。诮一似、群仙府。
天意乍随人意好,渐星桥、度汉珠还浦。
又何啻、列千炬。晚来乍觉阴盘固。
笑人间、玉瓶瑶瑟,锦茵雕俎。
无限升平宣政曲,回首中原何处。
慨鸣镝、已无宫武。
扑面胡尘浑未扫,强欢讴、还肯轩昂否。
萦旧恨,为谁赋。
天池十里如鉴湖,荷花可折鱼可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