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王琴所不来舟中偶成

清飙卷炎埃,碧水出秋素。

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

酒帘飏渔村,笳鼓响军戍。

倚篷问舟人,云是三江路。

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

钓翁炊荻烟,稚子收渔具。

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翻译

清风卷起尘土,碧绿的水面显露出秋天的纯洁。
远远望见山中小亭,回头只见一片烟雾缭绕。
酒旗随风飘扬在渔村,军营中传来笳鼓声。
靠着船篷询问舟夫,说是通往三江的道路。
篱笆边的鸡儿准备归巢,田野中的水牛已经过河。
老翁在芦苇烟火中做饭,小孩正收拾打鱼的工具。
弹琴的人没有来,只剩夕阳挂在高高的树梢。

注释

清飙:清风。
炎埃:尘土。
碧水:碧绿的水。
秋素:秋天的纯洁。
山亭:山中小亭。
烟雾:烟雾。
酒帘:酒旗。
渔村:渔村。
笳鼓:军中的乐器。
军戍:军营。
倚篷:靠着船篷。
三江路:通往三江的路。
篱落:篱笆。
钓翁:老翁。
荻烟:芦苇烟火。
稚子:小孩。
抱琴人:弹琴的人。
残阳:夕阳。
高树:高高的树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出行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清飙卷炎埃”以清风扫除炎热的气息,展现出秋意渐浓的清新景象。接着,“碧水出秋素”进一步渲染了秋水的清澈与素净,如同一幅淡雅的画卷。

“迢迢见山亭,回首隔烟雾”写远处山亭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诗意,而“回首隔烟雾”则暗示了诗人对未知的向往和对过去的回味。接下来,诗人通过“酒帘飏渔村,笳鼓响军戍”描绘了乡村的宁静生活和边关的军事氛围,展现了多元的社会风貌。

“倚篷问舟人,云是三江路”表达了诗人对航程的询问,流露出探索未知的好奇心。随后,他对田园生活的细节进行了细腻描绘:“篱落鸡欲栖,野水牛已渡”,画面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钓翁炊荻烟,稚子收渔具”展现了渔夫归家和儿童结束一天劳作的场景,透出一种恬静的田园诗意。最后,“抱琴人不来,残阳在高树”以夕阳余晖和无人相伴的寂寥,表达了诗人期待朋友来访而未至的淡淡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舟行途中的景色和人物,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友情的期待,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纪梦是岁大旱

老年屏人事,北窗寄高眠。

梦魂御风去,金阙开九天。

虎豹狞不嗔,知予有仙缘。

玉座拥五云,香炉飞紫烟。

青衣两童子,举手导我前。

下土虮虱臣,愚衷欲敷宣。

兵戈幸休息,饥馑方连绵。

洪惟大生德,实司水旱权。

愿言回哀眷,与世解倒悬。

上帝允臣请,乃曰赐丰年。

再拜谢阙下,回飙堕林泉。

夜雷声殷殷,甘泽朝满田。

沈思喜且惊,异梦非偶然。

士怀当世忧,□□□□□。

贞观有房杜,斗米三文钱。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至后

道人坐茅宇,独抱无弦琴。

对此景物异,夕云散还阴。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新阳畅微暄,疏花点孤林。

芳时坐消歇,孰同岁寒心。

孤梅发清夜,庭树惊栖禽。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舟行送王琴所之澉州

晨星寥落曙光浮,柳岸风轻送客舟。

万点远山重叠恨,一江流水浅深愁。

淡烟茅店家家晓,白露枫林处处秋。

独倚篷窗还自笑,此身漂泊愧沙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听琴

一曲猗兰按玉徽,高山流水少人知。

纷纷耳听非心听,安得人间有子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