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庭秋气满龙堆,为客偏惊节序催。
铁笛乍闻云外过,琼楼应傍月中开。
越裳重译三年至,溟海浮槎八月来。
忽忆旧游今万里,天涯长见雁飞回。
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岳阳中秋值安南贡使因怀旧游》描绘了洞庭湖秋意浓厚的景象,以及诗人身处异乡,感受到时光匆匆和节日的触动。首句“洞庭秋气满龙堆”以洞庭湖的秋意渲染出浓厚的季节氛围,"龙堆"可能指湖中的沙洲或岛屿。
第二句“为客偏惊节序催”,诗人作为客居之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受更为敏感,节令的更迭让他倍感岁月催人老。接下来,“铁笛乍闻云外过,琼楼应傍月中开”通过想象,写远处传来笛声,仿佛来自云端的仙人所吹,又设想月宫中的琼楼在月光下若隐若现,增添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越裳重译三年至,溟海浮槎八月来”两句,诗人借越裳之地的贡使来访,暗示了遥远的距离和文化交流,同时也寓言自己对往昔游历的怀念。最后,“忽忆旧游今万里,天涯长见雁飞回”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旧游之地的深深思念,望着天边归雁,不禁引发对家乡和过去的回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洞庭秋色为背景,融入了个人的漂泊之感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元代文人墨客的思乡之情和对历史文化的感慨。
不详
一字汝砺。少贫,学徒编席,受业范椁之门,游食百家,发愤读书,刻苦自学。后以布衣至京师,数日之间,词章传诵。虞集、揭傒斯称赏,以异才荐于朝廷。元顺帝三年(1335),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安南馆宾以姬,若金却之去,并赋诗以言节操。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归后任广州路学教授,年四十而卒
金陵古形胜,晚望思迢遥。
白日馀孤塔,青山见六朝。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
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
崔嵬古庙压危沙,缥缈飞楼入断霞。
南极千峰迷楚越,西江众水混渝巴。
鲛人夜出风低草,龙女春还雨湿花。
北倚阑干望京国,故人何处认星槎?
杖锡违萧水,风帆向武林。
海红秋树远,江黑暮钟深。
云起通香气,潮来合梵音。
亦知无住著,随处得安心。
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
涓人解致燕王马,卜史工占蜀客槎。
冠盖早朝星在树,管弦春宴月当花。
盛时繁丽应如昨,把酒闻莺肯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