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陵作

尝闻虞帝苦忧人,祗为苍生不为身。

已道一朝辞北阙,何须五月更南巡。

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

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蘋春尽花空落。

遥望零陵见旧丘,苍梧云起至今愁。

惟馀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帝王对民生疾苦的关心和忧虑,同时也流露出诗人自己对于往昔英雄辈出、如今寂寞的感慨。"尝闻虞帝苦忧人,祗为苍生不为身"表明了古代虞舜帝对百姓的深切关怀,这种精神是诗人所赞赏的。

接下来的"已道一朝辞北阙,何须五月更南巡"则可能是在反思某个历史事件,或是表达诗人对于当时政治状况的不满。北阙指的是宫殿之门,南巡则是帝王出行到南方各地视察的情况,这里可能隐含着对权力中心的批评。

"昔时文武皆销铄,今日精灵常寂寞"一句,通过将过去和现在做比较,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情景的感慨。文武指的是历史上的英杰人物,而销铄则形容他们的光辉业绩已经不复存在。

"斑竹年来笋自生,白蘋春尽花空落"通过自然景象描写,传达了时间流逝和事物更新换代的意境。斑竹指的是竹林中的新芽,而白蘋则是一种水生植物,这里形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

"遥望零陵见旧丘,苍梧云起至今愁"一句,则是通过远眺古老的陵墓和不断升起的苍茫云雾,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过往的沉重哀思。零陵是地名,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历史遗迹。

最后"惟馀帝子千行泪,添作潇湘万里流"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古代帝王后裔的同情,以及通过潇湘(即湘江)这条河流象征着无尽的忧愁和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辈出、往昔时光以及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同时也流露出了个人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40)

张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早梅》的作者,排行十四,唐代。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 字:正言
  • 籍贯:河内(今河南沁阳市)

相关古诗词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一)

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

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

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

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筌。

生事在林壑,悠悠经暮年。

于今七里濑,遗迹尚依然。

高台竟寂寞,流水空潺湲。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其二)

庞公南郡人,家在襄阳里。

何处偏来往,襄阳东陂是。

誓将业田种,终得保妻子。

何言二千石,乃欲劝吾仕。

鹳鹊巢茂林,鼋鼍穴深水。

万物从所欲,吾心亦如此。

不见鹿门山,朝朝白云起。

采药复采樵,优游终暮齿。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寄李侍御

柱下闻周史,书中慰越吟。

近看三岁字,遥见百年心。

价以吹嘘长,恩从顾盼深。

不栽桃李树,何日得成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湖上对酒行

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

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

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

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

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

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