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偕龚梓材邑宰游白云洞在东阳城西十里

平生雅有看山癖,为访名山遍纵迹。

此邦山势倍巍峨,双岘八华翠环积。

甑峰之阴深复深,有洞瓮然云滃白。

我来春雨初霁时,溪水潺潺乱郊陌。

山隈曲径画图开,正奋足力忘休息。

忽惊两岫排碧空,擘破玉龙五千尺。

喷雪霏雾逞奇诡,倒海奔涛自雄特。

白日浑讶风雨来,当头幻作金铁掷。

清盈贮成琼玉盆,玲珑长挂珠玑壁。

观水须穷水之源,彳亍峰峦奋杖策。

绝顶山势复嶙峋,脚底鸣涛走霹雳。

飞瀑竟接石乳泉,一窍晶莹通地脉。

偶然松火试石铫,虎跑惠泉不能敌。

我闻有宋多隐逸,手把渔竿谢徵辟。

又闻明季张太傅,凿半月池藉游适。

遂初洗得此心清,尚志奚为万乘易。

况是先儒读书处,佳话堪镌一片石。

君子所重去故乡,理学文章炳今昔。

何幸先达竟萃此,景行高山两树得。

客言胜地不虚来,供奉瓣香藉亲炙。

否则雅事续东园,终古名区开讲席。

桃花半坞蒸霞红,松老千株映岚碧。

年年佳气满山林,涵碧翠微见颜色。

我是金华后世人,已惭名氏食旧德。

襆被来此或夙缘,愿诛衡茅处山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龚梓材邑宰一同游览位于东阳城西十里的白云洞的壮丽景色。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势的巍峨、洞穴的神秘、瀑布的壮观以及自然界的奇诡变幻。作者通过春雨初晴后的溪水潺潺、山间曲径的画卷展开、以及绝顶处的涛声雷鸣,生动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美丽。

诗中还融入了历史人物的典故,如宋代的隐士和明代的张太傅,以及他们与山水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的赞赏。同时,作者也提到了自己作为金华后人的谦逊与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认同,以及愿意在此定居的愿望。

整首诗不仅是一次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之旅的记录,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俞五如有酒学仙图为姚师竹广文作

人生不过数十年,倏忽韶华指一弹。

富贵贫贱于其际,复晞朝露过云烟。

俞子胸中思烂熟,隐居吴兴山水间。

吴兴山水独清远,佐以壶觞尽合欢。

幕庐天地势寥廓,黄垆何妨醉倒眠。

红尘扰扰愁独醒,常恨不封到酒泉。

古来奇士奇面目,靳以形骸许瓦全。

手拄一杖跛一足,图画神仙妙并传。

开元道士李元中,四十年居终南山。

魂返七日失其魄,得饿殍尸附无端。

岂是君身有仙骨,果然谷辟得霞餐。

君谓修真太艰苦,举杯一笑乐陶然。

笑我本来非真相,形随影兮坠区寰。

梦化栩栩来春蝶,壳脱蠕蠕出秋蝉。

推之飞潜与动植,莫非大造理盘旋。

安能长拼此血气,饮酒食肉费万钱。

顿耗精力腐草木,渐使荼毒穿肠肝。

身不我有心有我,何以策乎心所安。

为臣当忠子当孝,人世自具不解缘。

一朝完身归太古,斯情赖有酒杯宽。

壶公岁月壶中久,合与徜徉卅六天。

遥望宫阙森瑶岛,俯瞰世界几大千。

是时群仙皆厕侧,桐君橘叟讷不言。

守此智珠勿复失,便是壶天九转丹。

奚待琐细谈元妙,爱护宝鼎和元田。

我闻此言亦颔首,酌以大斗开欢颜。

有酒学仙无酒佛,此情此理何拘牵。

酩酊终日乐吾乐,固非学佛亦学仙。

形式: 古风

题胡馨甫西泠饯别图

我生壮志常卓荦,不好诣人相徵逐。

读书不拘章句间,策时端望激清浊。

君生亦独有奇气,峥嵘不负此头角。

出山霖雨在山泉,夙昔襟怀思烂熟。

无何烽火起天涯,满地干戈嗟逐鹿。

请缨弱冠推终军,破浪长风快宗悫。

丈夫效命在疆场,烈士许身冒矢簇。

擒贼尤当擒贼王,匹马短褐出帷幄。

鼓不失声血殷轮,伤臂未可伐斤斲。

大吏以此重君才,入告天子授君禄。

归脱征衣二十年,还我书生真面目。

春风渡口浣战袍,秋雨床头鸣剑椟。

四海虽曰歌荡平,雄飞不能效雌伏。

寻诗前度识刘郎,知我今朝有鲍叔。

功名自得绍家声,强仕岂肯甘栈粟。

会当癸酉夏秋交,剑佩琴囊装重束。

故旧无计留远行,饯别西湖话心曲。

飞絮已尽柳浪青,新醅正熟酒杯绿。

喟然谓此非偶然,质之画师图尺幅。

画图难画离别情,黯然魂消不自觉。

是时我独客吴宁,八华双岘看不足。

白云洞口白云深,拟结茅庐鸣鸣瀑。

既为披图题篆额,复缀斯言远道祝。

祝君早日赋归来,异地同心重把握。

还当拓地明圣湖,践约六桥与三竺。

形式: 古风

清明晚眺南郊

犹欣客里驻风光,偶步晴郊引兴长。

为访残碑除薜荔,无多荒冢奠壶觞。

斜阳半塔含山紫,野色千畦送菜黄。

归道杜鹃啼不住,已青春草许祠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咏程洛翘广文园中白桃花即次同游白云洞诗韵

一枝偏不藉铅华,羞被人呼二月花。

情澹堪邀风外竹,乳香试品雨前茶。

美人有韵含朝露,仙子无言对暮霞。

桃李门墙齐洁白,与同佳兴属君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