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静答光阴转法华,生涯更藉菊为家。
山园隔树翻秋雨,石径萦池浴晚霞。
学凤尾翘无限草,似鸡冠样不胜花。
萧椮安得诸王谢,竹下清谭煮露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机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静答光阴转法华”一句,以佛教经典《法华经》的意境为背景,设置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氛围。“生涯更藉菊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接受,将自然界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
“山园隔树翻秋雨”、“石径萦池浴晚霞”两句,通过秋雨和晚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山林环境。诗人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学凤尾翘无限草”、“似鸡冠样不胜花”则是对自然景物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描绘,通过对草木形态的比喻,传达出一种生命力旺盛而又不过度张扬的情趣。
“萧椮安得诸王谢”、“竹下清谭煮露芽”最后两句,以淡雅的语调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和谐交流,以及对简单生活的享受。这里的“诸王谢”可能是指古代隐逸之士,而“竹下清谭”则是诗人与友人的平静交谈,通过煮露芽这一行为,更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简约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不详
小立溪窗下,山光晚不同。
清秋霜未降,乌桕叶先红。
桥影涵深水,钟声挟远风。
闲情谁领会,吟处倚梧桐。
凤顶孤峰耸绝奇,仙家云驭久栖迟。
飞腾岷岭元和日,留记山岩景祐时。
水透山阿朝北坎,山开井势拱南离。
他年殿阁鸣钟磬,广运重开帝载熙。
塞日穿痕断,边云背影飞。
缥缈随黄屋,阴沈护御衣。
满眼烟霞与宅连,义高孝弟代相传。
彤庭召对曾承诏,内府颁书特奉宣。
学古一门遵法度,礼宾群仆尽精贤。
竺斋月夜招琴客,花院春风恣饮筵。
乘兴访僧因挂褐,傍秋买鹤不争钱。
半空山色长供望,彻晓清泉缓醒眠。
残暑就溪开敞槛,晚凉观稼入平川。
神仙药术亲留写,朝达诗牌自把悬。
携手漫思为好伴,此身方恨未归田。
忆君几度西南望,遥想情风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