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望州乌石与僧堂,业识茫茫不可当。
提起衲僧拄杖子,五湖四海沸如汤。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七十二首。诗人以望州乌石和僧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禅意深远的画面。"业识茫茫不可当",这里的"业识"指的是修行者的业力和智慧,"茫茫不可当"形容其深广无边,难以抵挡或衡量。接下来的"提起衲僧拄杖子",通过禅师手持禅杖的动作,象征着他的权威和引导力量,仿佛能触动人心,使得"五湖四海沸如汤",比喻众生受到启发后内心的激荡,如同五湖四海的水被煮沸一般。整首诗寓言性强,表达了禅宗对修行者智慧和影响力的认识,以及佛法普照众生的深远影响。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问佛如何是,宗师即便酬。
称锤将锯解,言外度迷流。
巍巍一座大弥卢,荷负非干气力粗。
纵使不随言语会,却来当面受涂糊。
猛焰不容蚊蚋泊,大海那能宿死尸。
任是三头并六臂,望风无不竖降旗。
新妇骑驴阿家牵,步步相随不著鞭。
归到画堂人不识,从今懒更出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