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夜即事

初晴天气便炎蒸,小阁风多最上层。

腊酒旧藏椎髻妇,春茶新惠住山僧。

频探落月移湘簟,自惜流萤掩夜灯。

一岁算来今夕短,老夫犹为几回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夏至夜即事》描绘了明末清初时期夏至之夜的景象与情感。诗人陈恭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氛围。

首句“初晴天气便炎蒸”,点明了夏日炎炎的天气特点,即便是在初晴之后,空气中仍弥漫着热气,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酷暑。接着,“小阁风多最上层”描绘了一处避暑的小阁楼,微风习习,尤其在顶层更为凉爽,暗示了诗人对清凉之所的向往。

“腊酒旧藏椎髻妇,春茶新惠住山僧。”这两句通过“腊酒”和“春茶”两种不同的饮品,分别代表了冬日的暖意和春日的清新,通过“椎髻妇”和“住山僧”的形象,展现了不同人群在季节更替中的生活状态,既有温馨的家庭聚会,也有僧侣享受春茶的宁静。

“频探落月移湘簟,自惜流萤掩夜灯。”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夜的景色,诗人频繁地探望窗外的月亮,调整竹席的位置以适应夜间的微风,同时又珍惜着夜灯的温暖,避免被飞舞的流萤所打扰。这些细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最后,“一岁算来今夕短,老夫犹为几回兴。”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尽管夏夜短暂,但仍然能从中找到乐趣,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夏至之夜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仲冬十三日赣儿受室率成一律示之

灯红月皎两相宜,且放中怀入酒卮。

万种未完为子事,百年过半作翁时。

山寒渐入青春色,梅老偏高白雪枝。

莫道传家无素业,先公犹有一经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赣儿受室承诸公赠诗赋答

千秋名立举家捐,心死灰寒四十年。

直为诗书存此脉,重劳尘土作诸缘。

羲爻始叶包蒙吉,韩奕多承缵祖篇。

若使析薪讥可免,钓竿吾在五湖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孔樵岚宰乐昌

复挂征帆去此都,劳劳终日在驰驱。

十旬三上二禺峡,百里连分五岭符。

南楚烽烟嗟往昔,东风民物望来苏。

关门锁钥须公等,骨气昂藏一丈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送何不偕

少年无远不同游,比者输君已数筹。

酒后独寻燕市筑,雪中曾买建陵舟。

九州未必容闲客,五岳何常笑白头。

我亦从兹理帆席,大江明月记清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