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梅花过岭路,桃叶渡江船。
在这两句诗中,“梅花过岭路,桃叶渡江船”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山的美丽图景。梅花和桃叶都是早春时节的象征,它们的出现预示着冬雪即将融化,生机开始萌动。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传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
"梅花过岭路"中的“岭”字暗示了一种偏远或高峻的地理环境,梅花在这样的地方绽放,给人一种孤傲和清高的美感。而“桃叶渡江船”则展现了春风中桃树的繁盛与江上的活跃景象。诗中的意象简洁而富有层次,读者可以想象到那摇曳的桃枝在水面上轻拂,仿佛是春日里的画卷缓缓展开。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梅花和桃叶的描写,传递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命力与美丽景色的感受。
不详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珊瑚新笔架,云母旧屏风。
白雪芬芳玉有香。
自然堪下泪,何必更残阳。
泪湿香罗帕,临风不肯乾。
欲凭西去雁,寄与薄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