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妄人轻召兵,败绩坐不教。
十年未可复,士气太凋耗。
此军何所用,身手好年少。
谁能结以恩,汤火岂难蹈?
悽伤就步伐,悲愤入腾趠。
庶几哀者徒,免为敌人笑。
尚书气不馁,勍略被将校。
胡为致词客,戎幕议增灶。
何当出短歌,传诵遍营哨。
居然怀国耻,收取毛锥效。
角声尚盈耳,旗影山椒绕。
水落舟更迟,横江怜晚照。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的郑孝胥所作,名为《渡江观武建军合操》。诗人通过描绘军队训练的场景,表达了对军事失利和士气低落的忧虑。他批评了轻率征兵导致的失败,并指出需要通过恩惠凝聚士气,让年轻士兵愿意面对艰难险阻。诗人希望有人能激发将士们的斗志,避免被敌人嘲笑。
诗中提到“尚书气不馁”,暗示高级将领应保持坚韧,而“増灶”则象征着增加后勤支持。诗人期待能有激励人心的歌曲在军营中流传,以唤起士兵们的爱国情怀,他们应以国家耻辱为动力,发挥文人的才智。最后,诗人还描绘了战场上的声音与景象,以及对夜晚江面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军事策略的反思,也有对士气提振的呼唤,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军事改革的思考。
不详
三年伏处绝艰辛,赴死终伤志未伸。
四海朋交俱失望,一门兄弟自成仁。
高林奋笔倾酸泪,张卓函书带战尘。
莫怪褒忠殊不及,朝衣东市是何人?
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
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
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
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楚山尽作晓云横,惊浪偏含急雪声。
泼墨江天如薄暮,凝寒楼阁转虚明。
钓蓬敛岸行踪杳,冻羽喧枝坠影轻。
不是徽之倦乘兴,恐将干谒损诗情。
岁尽寒殊苦,晴明得此宵。
月将冰共照,云似雪难消。
楼影清如画,江光静更摇。
谁怜庭下柏,相对不成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