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其一)

尘网虽繁意自宽,青箱白朴足寻观。

交情寄处驰名易,诗律严时觅句难。

落笔有神看兔鹘,长篇作势在波澜。

惭我钝过陈无已,一字推敲屡废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漫兴(其一)》由清代诗人林占梅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与个人体验。

首联“尘网虽繁意自宽,青箱白朴足寻观”描绘了诗人面对繁杂世事,内心却能保持宁静与宽广的情怀。青箱与白朴分别代表了丰富的书籍与知识,诗人从中汲取灵感,寻找创作的源泉。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颔联“交情寄处驰名易,诗律严时觅句难”揭示了友情与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在与朋友的交流中,名声易于获得,但当面对严格的诗歌格律时,寻找合适的诗句却变得异常艰难。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价值的肯定以及对诗歌艺术高标准追求的态度。

颈联“落笔有神看兔鹘,长篇作势在波澜”进一步阐述了诗歌创作的过程。诗人认为,优秀的诗歌如同猎兔的鹰隼一般,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表现力。同时,长篇作品的构思和布局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需要精心策划和构建。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诗歌创作技巧的深刻理解。

尾联“惭我钝过陈无已,一字推敲屡废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谦逊态度。他承认自己在诗歌创作上不如前人陈无已那样敏捷,甚至在斟酌一个字句时,会多次放弃用餐,以确保文字的精炼与准确。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完美追求的执着,也流露出他对前辈成就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到见解,还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我修养的不懈追求。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诗歌创作的内在魅力与挑战。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漫兴(其二)

玲珑精舍绝纤埃,环堵琴书逸趣该。

姜诗忌多三酌醉,名花嫌少百弓栽。

身常安饱宁非福,志在林泉称不才。

疏懒竟成都散仆,野鸥见我莫惊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漫兴(其三)

不病维摩俗虑蠲,绿杨深处地尤偏。

喜临逸少来禽帖,悲动香山鬻骆篇。

睡意渐生抛卷卧,闷怀难吐藉琴传。

碧波篆袅风切飔,玉轸重调抚七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漫兴(其四)

饭馀聊息苦吟身,学罢熊经学鸟伸。

晴日半窗花影碎,凉阴一院蝉声频。

闭门但作仇书客,入座时为战茗人。

漫道悠悠过岁月,閒中随处见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偶述

搔首追前事,酸辛已备尝。

人情蝗食稻,世味鼠搬姜。

为问笙歌乐,何如笔砚良。

微吟休拥鼻,时觉墨花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