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严配郊丘展孝思,质文参酌礼无违。
大羹味薄牲牷洁,至乐声和凤鸟飞。
黄道月斜风细细,紫坛天晓露霏霏。
可怜此夜商山客,画尽炉灰泪满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庄重而隆重的祭祀活动,诗人通过对细节的精确描述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古代礼仪之严谨与孝道之深厚。开篇“严配郊丘展孝思”,即点出了祭祀的地点是在郊外的丘陵,诗人通过“严配”二字传达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同时也表明了祭祀是一种对先祖深厚孝思的展现。紧接着,“质文参酌礼无违”,则进一步强调了祭祀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遵循古代典籍和礼仪规范,绝不容许有任何差错。
“大羹味薄牲牷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祭品的纯净无瑕,以及通过烹饪后的食物带来的淡雅香味。“至乐声和凤鸟飞”,则是对祭祀过程中音乐与自然景观的美好描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喜悦。
“黄道月斜风细细”、“紫坛天晓露霏霏”两句,通过对夜晚星空和早晨露珠的细腻刻画,营造出一种静谧、神秘的氛围,诗人似乎在通过这种描写来强调时间的流逝与祭祀活动的重要性。
最后,“可怜此夜商山客,画尽炉灰泪满衣”,则是对远方旅人之情感的抒发。这里的“商山客”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或是一种寄托心声的对象。在这样一个庄重而神圣的祭祀场合,诗人通过“画尽炉灰泪满衣”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故土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与哀伤。泪水如同炉中的余灰一样充盈,化作了对家国之爱的最真挚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祭祀活动的精美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共同构建了一幅古代礼仪与个体情怀交织的画面。
不详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圣君重卜祀南郊,仗用黄麾间白旄。
仙吹冷翻苍玉佩,晓霞晴透绛纱袍。
天开兜率斋宫静,海涌蓬莱帐殿高。
迁客生还知有望,商山不敢读离骚。
六街旌旆亸虹蜺,仙仗参差羽卫齐。
千步廊前班振鹭,百寻竿上揭金鸡。
狴牢冷落停丹笔,郡国欢呼拆紫泥。
凤阁旧臣期赦宥,免教长似触藩羝。
野桃无主满山隈,迁客携觞独自来。
尽日馨香留我醉,每春颜色为谁开。
枝穿绿竹浑疑画,片落丹河去不回。
待约同年一攀折,便如刘阮到天台。
宦途漂荡似浮萍,又到棠阴邵伯城。
亲老转添衰鬓白,妻儿犹免智囊生。
状元馆谷如无倦,副使量移岂系程。
吾道不拘官冷暖,唯君应合出郊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