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挽诗表达了对李氏太母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开篇“七十人生少,慈颜近百龄”以对比手法,赞美了李氏太母长寿且慈祥的形象,凸显其非凡的生命力和人格魅力。接着“正宜乐寿考,岂为掩泉扃”则表达了对李氏太母在世时享受天伦之乐的肯定,以及对其离世后安息的祝愿。
“客吊山灵泣,魂归陇树青”描绘了哀悼者在山间哭泣的情景,以及李氏太母灵魂回归故土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宁静之美。最后“輀车当祖载,薤露若为听”则通过描述丧礼的庄重与肃穆,以及哀歌薤露的悲凉,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
整体而言,此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李氏太母生前形象的赞美和离世后的哀悼,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