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萧萧风雨坐相侵,共守寒灯抱膝吟。

扪虱倦谈当世事,闻鸡还起济时心。

云连烽戍兵犹满,雁度关河雪正深。

此际正当明出处,且将书剑傍山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夜坐》描绘了诗人独自在风雨之夜静坐的情景。"萧萧风雨坐相侵",形象地写出环境的冷清与外界的侵扰,诗人却坚守内心,"共守寒灯抱膝吟",借灯光和膝抱的动作,展现出其孤独而专注的读书人形象。

"扪虱倦谈当世事"一句,诗人通过自嘲式的动作,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流露出疲倦于世事纷扰的情绪。然而,"闻鸡还起济时心"又揭示出他即便疲惫,仍怀有积极入世、救世济民的壮志。

"云连烽戍兵犹满,雁度关河雪正深",通过描绘边关烽火连天、大雪封途的景象,暗示了战乱未息的社会背景,诗人的心境也因此更为沉重。

最后,"此际正当明出处,且将书剑傍山林",诗人决定在时局不明朗之际,暂且放下书剑,退隐山林,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也是对理想抱负的暂时搁置,体现了诗人的深沉与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有济世之志,展现了元末明初知识分子的矛盾与抉择。

收录诗词(525)

蓝仁(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 籍贯: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
  • 生卒年:1315-?

相关古诗词

纸被

采得仙岩不老藤,蒸云煮雪揭轻冰。

光浮一片昆山玉,煖压三冬内府绫。

衣被生灵真有道,卷舒明晦亦堪徵。

衰年朽骨寒尤甚,自拥蒙头到日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立春偶书

八八衰年只缊袍,闭门春日自歌骚。

一尊风雨心空壮,数亩田园兴不高。

黄卷但知贤圣对,白丁谁问子孙劳。

不堪两鬓萧萧雪,犹向人前作桔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送太史子玄之忻城县丞

庆远忻城岭海间,儒衣新授长民官。

哦松不可閒风月,栖棘何愁老凤鸾。

夷獠杂居生自遂,包茅入贡政从宽。

惠连曾忝观风使,留得题诗到日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黄均德前任酆都县丞服阕赴京过余林下

三仕为丞不负人,蜀中赤子恋慈亲。

先茔已许号松柏,宣室犹思问鬼神。

偶过草堂留药物,又趋京国拂衣尘。

承家黄霸能为郡,他日应期昼锦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