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楼

云间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州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高耸入云的铁瓮城已近青天,凌云的缥缈高楼似与天相连。
三峡的江声似乎流入我笔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几番呜咽的画角催落着红日,远处幽静的沧洲袅起了白烟。
忽忆起赏心美景究竟在何处?往事如烟那春风秋月已茫然。

注释

云间铁瓮:谓铁瓮城高入云间。
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状。
飞楼:形容楼高凌空的样子。
“三峡”句:意谓眼前的江景引起我的诗兴,似乎可以听到三峡的江声。
底:《宋诗纪事补遗》、《湖北诗征传略》作“是”。
有其他版本记作”下“。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史称六朝。
画角:古代以皮革或竹木制成的管乐器,声音哀厉高亢,多在军中使用,因外加彩绘而得名。
形如竹筒,出自西羌。
沧洲:滨水的地方,古称隐者所居。
此指镇江江边某幽僻之处。
白烟:指水气蒙蒙,远望有如白烟。
是:《宋诗纪事补遗》、《湖北诗征传略》作“是”。
有其他版本记作”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宏伟的山水画面,诗人站在高处,仰望云间的铁瓮(可能是指远古传说中的一种天上的宝物),以及连绵不断的飞楼。三峡江声在笔下流淌,而六朝时期的帆影则落在酒尊之前,显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厚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个人情感的表达,几番画角(可能是指风筝)催促着红日西沉,而无事之时,便在沧洲起了白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赏心乐事的追寻和对春风秋月的迷茫感慨。

整首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收录诗词(291)

米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 籍贯:被服效唐
  • 生卒年:1051-1107

相关古诗词

丑奴儿.见白发

踟蹰山下濡须水。

我更委佗,物阜时和,迨暇相逢笑复歌。

江湖楼上凭栏久。

极目沧波,天鉴如磨,偏映华簪雪一窝。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水调歌头.中秋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

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收拾凄凉兴况,分付樽中醽醁,倍觉不胜幽。

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

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

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

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西江月.秋兴

溪面荷香粲粲,林端远岫青青。

楚天秋色太多情,云捲烟收风定。

夜静冰娥欲上,梦回醉眼初醒。

玉瓶未耻有新声,一曲请君来听。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阮郎归.海岱楼与客酌别作

双双鸳鹭戏萍洲,几行烟柳柔。

一声长笛咽清秋,碧云生暮愁。

钩月挂,绮霞收,浦南人泛舟。

娟娟何处烛明眸,相望徙倚楼。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