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中检得败纸一束,启视则游梁时留存之要牍也。感而赋此二首(其一)

黄粱一枕幻耶真,梦去无踪枕尚存。

历历雪泥曾印我,萧萧霜鬓已侵人。

铁椎力重心犹怯,铜狄亲摩迹已陈。

莫向开元提旧事,白头宫女易伤神。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岁月流逝带来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黄粱一枕”这一典故,巧妙地将个人经历与普遍的人生哲理相融合,引发读者对时间、记忆与自我认知的深思。

首句“黄粱一枕幻耶真”,以“黄粱一梦”的故事开篇,暗示了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让人不禁思考何为真实,何为虚幻。接着,“梦去无踪枕尚存”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梦境虽已消逝,但留下的痕迹(即“枕”)依然存在,象征着记忆与影响的持久性。

“历历雪泥曾印我,萧萧霜鬓已侵人”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的历程。雪泥(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象征着过往的经历,虽然清晰可见,却无法再次踏过;霜鬓(头发变白)则代表岁月的无情流逝,让诗人感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铁椎力重心犹怯,铜狄亲摩迹已陈”这两句,通过描述铁椎和铜狄(古代兵器或雕塑)的磨损,隐喻了时间的侵蚀和历史的变迁。铁椎的“力心犹怯”暗示了曾经的力量和勇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铜狄上“迹已陈”则表明过去的痕迹已经变得模糊,不再鲜明。

最后,“莫向开元提旧事,白头宫女易伤神”一句,借古讽今,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回忆过去,尤其是那些与权力、宫廷相关的历史事件,因为它们往往伴随着痛苦和哀伤。白头宫女的形象,既是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是对个人命运无常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时间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过往美好与现实残酷之间矛盾的深切感受。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箧中检得败纸一束,启视则游梁时留存之要牍也。感而赋此二首(其二)

劫灰飞过又回轮,如见前身狎习人。

旧调厌听巴里曲,名花空负洛阳春。

朗陵辙迹浮蘋梗,盲女琵琶动陌尘。

祇有怜才数知己,青灯夜雨为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

读梅村集(其一)

生性多情句自工,置身天宝乱离中。

杜陵诗句兰成赋,悱恻缠绵一例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读梅村集(其二)

一钱不值自兴叹,为有妻孥诀绝难。

声色豪华能死难,古来只有一文山。

形式: 七言绝句

吊刘葆真编修

文章江左夙称雄,讵料文星阨命宫。

问卜灵均馀涕泪,招魂宋玉误西东。

化为猿鹤身何在,哭望云山岁已终。

安得讹传坡老死,归帆岭表庆生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