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胥山剑石

抚剑苍茫,试凭吊、英雄陈迹。

想当日,青萍砍地,乱云奔裂。

落日瘦眠豺虎影,腥风寒迸蛟螭血。

听龙泉、夜半吼空山,山魈泣。锋过处,星芒急。

水磨后,江流赤。看长虹出手,豫章飞魄。

甲盾五千摧劲敌,属镂三尺锄忠节。

剩欹斜、一角卧荒烟,苔痕蚀。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满江红·胥山剑石》是清代词人黄燮清所作,以剑石为题材,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与感慨。开篇"抚剑苍茫,试凭吊、英雄陈迹",描绘出一幅苍茫背景下凭吊英雄的场景,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接着通过"青萍砍地,乱云奔裂",展现了英雄挥剑斩破乱世的壮丽画面。

"落日瘦眠豺虎影,腥风寒迸蛟螭血",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英雄的英勇与环境的险恶对比,凸显其不屈的精神。"听龙泉、夜半吼空山,山魈泣",进一步渲染了剑的威力和英雄的孤独。

下片"锋过处,星芒急。水磨后,江流赤",通过描绘剑的锋利和经过磨砺后的效果,赞美英雄的锐气和坚韧。"长虹出手,豫章飞魄",以自然景象比喻英雄的豪情,"甲盾五千摧劲敌,属镂三尺锄忠节"则直接歌颂英雄的战绩和忠诚。

最后,"剩欹斜、一角卧荒烟,苔痕蚀",以剑石的残破形象,寓言英雄虽逝,但精神犹在,岁月侵蚀中依然屹立,令人感叹。整体上,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雄浑,充分展示了词人对中国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其一)将客西泠填此志感

双亲老矣,更弟兄潦倒,一般作客。

两字功名何日就,望得门闾头白。

乌鹊依枝,雁鸿印雪,落落饥驱迫。

欲留难住,未行先计归日。

堪叹寂寞芳闺,露花烟草,总是伤心色。

楼上春风增懊恼,莫问绿杨消息。

情泪穿珠,离怀中酒,红袖青衫湿。

丝儿魂瘦,不禁零碎销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其二)题查青华人渶龙灵石图

孤峰瘦立,问飞来何处,离奇倔强。

料得巨灵开华岳,削落芙蓉一丈。

太守遗珍,元章新契,庭院供幽赏。

博炉香袅,冷烟吹活仙掌。

堪讶剔透玲珑,嵚崎夭矫,无一平庸相。

此是庐山真面目,妙手传神依样。

碧髓常腥,苍鳞自动,势欲飞腾上。

海天风雨,恐随云气来往。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瑶花(其一)孤山看梅

篷窗容与,载酒寻芳,趁雨晴烟晓。

山南山北,千万树、疏密横斜都好。

香随风远,渐透入、绮裙罗抱。

绕曲亭、面面清流,替写绿衣仙照。

偶然客路勾留,但草草游春,野鹤应笑。

衫痕鬓影,飘飏处、一路轻寒难扫。

故园溪上,想今日、也应开了。

问水房、九折红栏,可有玉钗人靠。

形式: 词牌: 瑶华

瑶花(其二)玉兰花下作

珊然风格,蓦忆当初,怪似曾相识。

珠娘亭院,携手处、正是花香时节。

扶肩小语,直看遍、琼楼南北。

背粉墙、偷整罗裙,斗影一般清绝。

而今六度春风,叹冉冉芳华,前梦难觅。

湘妃宝屧,归去也、愁弄冰弦瑶瑟。

旧时台榭,料深闭、半庭残月。

剩几枝、冷倚栏干,也无人怜惜。

形式: 词牌: 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