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女行

妾家家世居淮海,郎罢声名传海内。

自从贬死古藤州,门户凋零三十载。

可怜生长深闺里,耳濡目染知文字。

亦尝强学谢娘诗,未敢女子称博士。

年长以来逢世乱,黄头鲜卑来入汉。

妾身亦复堕兵间,往事不堪回首看。

飘然一身逐胡儿,被驱不异犬与鸡。

奔驰万里向沙漠,天长地久无还期。

北风萧萧易水寒,雪花席地经燕山。

千杯虏酒安能醉,一曲琵琶不忍弹。

吞声饮恨从谁诉,偶然信口题诗句。

眼前有路可还乡,马上无人容我去。

诗成吟罢只茫然,岂意汉地能流传。

当时情绪亦可想,至今闻者犹悲酸。

忆昔中郎有女子,亦陷虏中垂一纪。

暮年不料逢阿瞒,厚币赎之归故里。

惜哉此女不得如,终竟老死留穹庐。

空馀诗话传悽恻,不减胡笳十八拍。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家世代居住在淮海之地,你的名声早已传遍海内。
自从你在古藤州被贬去世,我家门庭衰落已三十年。
我生长在深宅大院,耳濡目染懂得了些许文字。
也曾努力学习谢道韫的诗篇,但不敢以女博士自居。
年纪渐长,正值乱世,鲜卑人入侵汉地。
我也沦陷在战乱中,那些过往不堪回首。
独自一人随胡人漂泊,如同犬鸡般任人驱使。
长途跋涉万里,向着沙漠,不知何时才能回归。
北风吹过易水,寒冷刺骨,雪花覆盖燕山。
即使千杯虏酒也无法使我忘却痛苦,一曲琵琶更让我心碎。
无声饮恨,又能向谁倾诉?偶尔写下诗句以抒发情感。
眼前明明有回家之路,却无人允许我离去。
诗作吟诵完毕,心中迷茫,没想到会在汉地流传。
那时的心情如今想来仍令人悲痛。
回忆起昔日中郎家的女儿,也在敌营度过近十年。
晚年未曾料到会遇见曹操,用丰厚的财物赎回她回到故乡。
可惜这位女子未能善终,最终老死在异域。
她的故事仅剩凄凉的诗篇流传,不亚于胡笳十八拍的哀伤。

注释

淮海:指淮河和东海之间地区。
贬死:因罪被贬直至死亡。
凋零:衰败、凋敝。
谢娘诗:指谢道韫的诗歌,以其才情著称。
博士:古代对女性学者的尊称。
黄头鲜卑:指鲜卑族的一支,以其发色黄而得名。
穹庐:北方游牧民族的毡帐。
胡笳十八拍:古代乐曲,此处象征悲凉的境遇。

鉴赏

这首宋代曾季狸的《秦女行》描绘了一位秦地女子在战乱中的不幸遭遇和命运变迁。诗中以女子自述的方式,展现了她出身名门,因丈夫被贬而家道中落,后又在胡人入侵中沦为俘虏的生活。她虽才情出众,却不敢自比学者,只能在动荡岁月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

女子在北方荒漠中,面对严寒与艰辛,心中的哀愁难以排解,只能借酒消愁,琵琶声中寄托哀思。她渴望回归故乡,然而身处战乱,无人理解她的困境。诗作结尾处,诗人提及中郎的女儿也有类似经历,但最终未能如愿回归,只能留下凄凉的诗篇,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秦女的个人遭遇,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曾季狸借此表达了对战乱时期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8)

曾季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积翠楼(其二)

少日便怀丘壑情,看山看水饱曾经。

如今积翠楼头望,看尽江南未了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宿正觉寺

古寺荒凉甚,秋风更飒然。

殿焚犹有础,僧老不知年。

但可扶藜至,无因假榻眠。

钟鱼久寂寞,谁施一囊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梅花

桃李艳阳态,笑我不入时。

松竹贫贱交,却是同襟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跃马泉

山灵从何来,崩腾跃万马。

初疑夫差军,水犀光照夜。

又疑阏于战,声撼武安马。

森然毛骨竦,舌拄不能下。

对此神骖姿,可以一战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