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挽尚玺丞李君》。诗中以哀婉之笔,描绘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联“内史方欣省觐时,那堪庆吊忽相随。”开篇即道出友人去世的突然与意外,内史在探望友人之际,却不得不面对丧事,情感的转折与无奈之情跃然纸上。
颔联“迢遥汉苑金茎露,零落淮南桂树枝。”运用典故,将友人比作汉苑中的金茎露珠与淮南的桂树枝叶,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生前的高洁与才华,以及如今的凋零与消逝,寓意深远。
颈联“看毨凤毛能不惜,并埋犀麈转成悲。”进一步抒发了对友人才华与品德的敬仰,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悲痛之情。毨凤毛象征着友人的才华,犀麈则是友人身份或地位的象征,其埋葬引发的悲伤之情,凸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哀悼。
尾联“祇应长吉文成后,遣捧霓旌召太师。”以李贺(字长吉)为例,暗示友人如同李贺一般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惋惜与对后世文坛的遗憾。同时,“霓旌”与“太师”则寄托了对友人高尚人格与文学成就的赞美与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情悼念与对其才华的无限追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