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玄奉国蒙恩推摄国事诗以贺之

洪都朱邸郁摩天,同姓诸侯未乏贤。

帝欲绍封齐孝后,人传摄国鲁侯年。

长沙不少回旋袖,子建何烦自试篇。

最好豫游銮玉地,可应歌舞但如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少玄奉国蒙恩推摄国事诗以贺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典故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政治的独到见解。

首句“洪都朱邸郁摩天”,描绘了洪都(今南昌)朱红色官邸高耸入云的情景,既展示了官府的宏伟气派,也隐含着权力的威严与尊贵。接下来,“同姓诸侯未乏贤”一句,点出了与皇帝同姓的诸侯中不乏贤能之士,暗示了君主周围人才济济,为下文的议论铺垫。

“帝欲绍封齐孝后,人传摄国鲁侯年”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齐孝后是齐宣王的皇后,而鲁侯则是鲁国的国君。这里通过“绍封”和“摄国”的对比,表达了对君主继承与治理国家能力的关注,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政治局势的思考。

“长沙不少回旋袖,子建何烦自试篇”中的“长沙”指代的是古代的长沙国,此处借指地方官员;“回旋袖”则比喻其灵活变通的能力;“子建”则是曹植的别称,这里借指才华横溢的文人。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地方官员在处理政务时的灵活与效率,以及文人自夸的无必要性。

最后,“最好豫游銮玉地,可应歌舞但如前”表达了对君主在享受游乐时的期望,希望君主能够保持谦逊,不忘勤政,即使在娱乐活动中,也要保持应有的节制和礼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和对现实政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对君臣关系、人才选拔、政务处理等方面的独到见解,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政治智慧。

收录诗词(7088)

王世贞(明)

成就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经历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 称谓:又号弇州山人
  • 字:元美
  • 号:凤洲
  •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 生卒年:1526年-1590年

相关古诗词

为仲淹赠其犹子肇元

新都少年汪肇元,结客不肯称平原。

沾沾执鞭御元礼,宛宛解玦贻王孙。

累棋少深伯父赏,学诗晚得门人尊。

莫将词组为月旦,水镜于今吾已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经师朱教谕先生八十寿言

仍栖故垒学庚桑,书带沿阶薜荔墙。

老去朱颜犹自王,少来青眼或能方。

西河旧忆经生业,北面谁当弟子行。

偶为敲针一垂钓,不将余日向文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汪伯玉司马同淹佳二仲徐孟孺胡元瑞过我弇园而张司马肖甫亦至

清秋起色强登台,不为高轩护绿苔。

星斗自催占象动,风云群拥卧龙来。

况逢开府前茅地,各逞追锋上驷才。

出处纵殊心事一,狎人鸥鹭莫轻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伯玉同二仲元瑞清洋将抵玉龙桥望玉山作

离筵太白肯留残,欲尽豪贤且细看。

青雀又分孤旆色,玉龙空并两峰寒。

骄从麈尾争名晚,老向刀头忍泪难。

何事不留三凤住,王家兄弟少琅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