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三日夜作

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

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

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

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

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

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

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

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翻译

露水白而月亮微亮,天凉爽景色清澈。
草叶上的露珠冰冷,楼角的月牙如玉钩悬挂。
空气清爽衣裳感觉舒适,风稀疏中传来捣衣声。
夜晚的被子散发着香味,秋天的竹席却显得无情。
梦短易醒夜长,时常起身行走。
蜡烛凝结出黎明的影子,虫子抱怨着即将到来的寒冷。
槿花衰老花瓣先落,莲花凋谢后莲蓬才开始形成。
四季没有终结的日子,何必感叹盛衰兴亡。

注释

露白:清晨露水的颜色显得很白。
月微明:月亮微弱的光芒。
天凉:天气凉爽。
景物清:景色清晰。
草头珠颗:草叶上的露珠。
楼角:楼房的角落。
玉钩生:形容新月如玉制的钩。
气爽:空气清新。
衣裳健:衣物穿着感觉舒爽。
风疏砧杵鸣:风稀疏,捣衣石和棒槌的声音更显响亮。
夜衾:夜间的被子。
香有思:带有香味,引人思绪。
秋簟:秋天的竹席。
梦短眠频觉:睡眠浅,常被惊醒。
宵长:漫长的夜晚。
起暂行:短暂起身走动。
烛凝:蜡烛凝固。
临晓影:接近拂晓时的影子。
虫怨:虫子的叫声仿佛在抱怨。
欲寒声:预示着天气即将变冷。
槿老:槿花即将凋谢。
花先尽:花朵最先落尽。
莲凋:莲花凋谢。
子始成:莲蓬开始形成。
四时:四季。
无了日:没有结束的时候。
衰荣:衰败与繁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之夜的静谧画面。开篇“露白月微明,天凉景物清”两句,用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凉爽而宁静的夜晚场景。接着,“草头珠颗冷,楼角玉钩生”进一步展现了秋意渐浓,露水凝结如珠的细节,这些都是古人常用来描写深秋之夜清冷气氛的诗句。

在“气爽衣裳健,风疏砧杵鸣”中,诗人通过对气候和声音的刻画,把读者带入到了一个秋高气爽、夜静风轻的环境。同时,这里的“砧杵鸣”也传递出了一种生活的节奏感,让人感觉到即便是在深夜,也有着不眠之人的活跃。

诗中接下来的“夜衾香有思,秋簟冷无情”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独自一人时的感慨。这里的“夜衾香有思”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依然心存温情,而“秋簟冷无情”则表现出自然界对人的冷漠无情。

接着,“梦短眠频觉,宵长起暂行”透露出诗人难以入睡,醒来后又不得不继续过自己的生活状态。夜深人静时的寂寞与无奈,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烛凝临晓影,虫怨欲寒声”则描绘了夜将尽、天快亮之际的情景。蜡烛的光影在墙上摇曳,而昆虫们似乎也感受到了秋意渐凉,它们的声音中带着对即将到来的寒冷的不满。

最后,“槿老花先尽,莲凋子始成”和“四时无了日,何用叹衰荣”两句,表达了一种对于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槿花已经凋谢,而莲子的成熟则预示着季节更迭。在这样的自然循环中,诗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从而引出了对过往荣华不再的叹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一个深秋之夜的宁静与寂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十年三月三十日别微之于沣上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夜遇微之于峡中停舟夷陵三宿而别言不尽者以诗终之因赋七言十七韵以赠且欲记所遇之地与相见之时为他年会话张本也

沣水店头春尽日,送君上马谪通川。

夷陵峡口明月夜,此处逢君是偶然。

一别五年方见面,相携三宿未回船。

坐从日暮唯长叹,语到天明竟未眠。

齿发蹉跎将五十,关河迢递过三千。

生涯共寄沧江上,乡国俱抛白日边。

往事渺茫都似梦,旧游流落半归泉。

醉悲洒泪春杯里,吟苦支颐晓烛前。

莫问龙钟恶官职,且听清脆好文篇。

别来只是成诗癖,老去何曾更酒颠。

各限王程须去住,重开离宴贵留连。

黄牛渡北移征棹,白狗崖东卷别筵。

神女台云闲缭绕,使君滩水急潺湲。

风凄暝色愁杨柳,月吊宵声哭杜鹃。

万丈赤幢潭底日,一条白练峡中天。

君还秦地辞炎徼,我向忠州入瘴烟。

未死会应相见在,又知何地复何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

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

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

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

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

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

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

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

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

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

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

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形式: 排律 押[齐]韵

三年冬随事铺设小堂寝处稍似稳暖因念衰病偶吟所怀

小宅非全陋,中堂不甚卑。

聊堪会亲族,足以贮妻儿。

暖帐迎冬设,温炉向夜施。

裘新青兔褐,褥软白猿皮。

似鹿眠深草,如鸡宿稳枝。

逐身安枕席,随事有屏帷。

病致衰残早,贫营活计迟。

由来蚕老后,方是茧成时。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与沈杨二舍人閤老同食敕赐樱桃玩物感恩因成十四韵

清晓趋丹禁,红缨降紫宸。

驱禽养得熟,和叶摘来新。

圆转盘倾玉,鲜明笼透银。

内园题两字,西掖赐三臣。

荧惑晶华赤,醍醐气味真。

如珠未穿孔,似火不烧人。

杏俗难为对,桃顽讵可伦。

肉嫌卢橘厚,皮笑荔枝皴。

琼液酸甜足,金丸大小匀。

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手擘才离核,匙抄半是津。

甘为舌上露,暖作腹中春。

已惧长尸禄,仍惊数食珍。

最惭恩未报,饱喂不才身。

形式: 排律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