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游朴所作的《八月十七日免朝》诗,描绘了万国朝贺、共祝圣寿的宏大场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盛世的祥和与庄严。
首联“万国趋跄祝舜年,车书云拥帝城前”,以“万国趋跄”形容各国使者恭敬地前来朝贺,以“车书云拥”描绘出壮观的景象,车马如云,文卷如山,围绕着帝都,表达了对皇帝的崇敬之情。这里,“车书”既指车辆和文书,也暗喻文化与文明的传播,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文化的繁荣。
颔联“共欢北极垂仙仗,拟捧南山入寿筵”,进一步渲染了庆典的气氛。北极,即北极星,常被用来象征帝王,这里用以比喻皇帝的威严与神圣。仙仗,指的是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这里象征着皇帝的尊贵与权威。南山,古代多用于指代长寿,这里借以表达对皇帝长寿的祝愿。拟捧南山,即准备献上南山之寿,形象地表达了对皇帝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颈联“烛影遥垂华月转,瑞光高并曙星悬”,描绘了夜晚庆典的景象。烛影遥垂,暗示灯火辉煌,照亮了整个夜晚;华月转,意味着月亮缓缓移动,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瑞光高并,指的是吉祥的光芒与星辰并列,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昌盛。曙星悬,即晨星高挂,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寓意着希望与光明。
尾联“九重恭嘿方深穆,未许环瞻尺五天”,表达了对皇帝的敬畏之情。九重,象征着皇帝的居所,深穆则强调了皇帝的威严与不可侵犯。未许环瞻,即不允许周围的人窥视或接近,体现了对皇权的尊重与保护。尺五天,古代传说中的天界高度,这里用来形容皇帝所在之处的神圣与不可触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明代盛世的辉煌与和谐,以及人们对皇帝的崇敬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