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之世所作的《伤逝(其三)》,通过哀悼亡妻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与无尽哀痛。
首句“仪床虚自设,灵爽亦何之”,描绘了亡妻去世后,仪床上空空如也,她的灵魂不知飘向何方,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离去的无奈和哀伤。接着,“伫立望空帏,姗姗来何迟”两句,诗人独自站立在空荡的卧室中,期盼亡妻的归来,却只能看到空荡荡的帷帐,感叹她的迟迟未归,流露出深深的思念之情。
“謦欬如可即,长寐乃于兹”则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生前声音的怀念,仿佛还能听到她轻轻的咳嗽声或呼吸声,但这些只是幻觉,实际上她已经永远沉睡。这句中的“长寐”一词,既指亡妻的逝世,也暗含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抚棺寂不闻,恸擗复逾时”描述了诗人抚摸着亡妻的棺木,却听不到她的回应,内心的悲痛难以言表,甚至超过了时间的界限。这里通过“抚棺”、“寂不闻”、“恸擗”等动作和感受,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失去爱人的巨大痛苦。
最后,“痛定还嘿嘿,咄嗟此情痴”两句,诗人经历了最初的悲痛之后,虽然表面上平静下来,内心却依然无法释怀,对亡妻的思念如同痴情一般深沉。这两句以平静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永恒思念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形象的场景刻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哀思和不舍,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悼亡妻主题的典型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