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暮尘飘尽客愁长,来扣禅关月满廊。
宋玉逢秋空雪涕,净名无地可容床。
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
回首故园红叶外,只将多病告医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题目为《题崇圣寺简云端僧录》。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离愁和对佛法修行的向往之情的诗句。
首先,“暮尘飘尽客愁长”这句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旅人,到了傍晚时分,看着尘世间的喧嚣逐渐平息下来,而自己的思念却无边无际,无处安放。这是一个常见的意象,用来描绘游子对故土、亲人的深切思念。
接着,“来扣禅关月满廊”则转向了佛教修行的氛围。禅关通常指的是僧院中用于打坐冥想的空间,而“月满廊”则形象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景色,暗示着作者对这份宁静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下一句,“宋玉逢秋空雪涕”,通过宋玉这个人物的出现,将意境转移到了古人身上。宋玉是一个典故中的形象,常用来比喻清高脱俗的人物。在这里,他遇见了一片秋天的大雪,这种景象通常与悲凉、寂寞的情感联系在一起。
“净名无地可容床”则是说,即使是佛教中所追求的“净名”,也找不到一块可以安放身心的地方。这里的“净名”可能指的是清净的心灵或是佛法的修持,而“无地可容床”则继续强调了作者内心的不安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高云覆槛千岩树,疏磬含风一夜霜”则描绘了一幅壮观而又孤寂的山中景象。云雾缭绕于高耸的围墙之上,千岩树木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壮丽,而“疏磬含风一夜霜”则形容了清晨后的露水和霜冻,这是一种典型的山中秋景。
最后,“回首故园红叶外,只将多病告医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以及身心俱疲,希望向医生求助以恢复健康的心情。这里的“医王”可能是指佛教中的“药师佛”,在佛教中被认为能够治愈众生的疾病和烦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佛法修持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精神寄托的渴望,同时还表现出了身心疲惫、希望寻求救赎的心情。
不详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故园溪上雪中别,野馆门前云外逢。
白发渐多何事苦,清阴长在好相容。
迎风几拂朝天骑,带月犹含度岭钟。
更忆葛洪丹井畔,数株临水欲成龙。
少年从事霍嫖姚,来自枫林度柳桥。
金管别筵楼灼灼,玉溪回首马萧萧。
清风气调真君辈,知己风流满圣朝。
独有故人愁欲死,晚檐疏雨动空瓢。
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太一真人隐翠霞,早年曾降蔡经家。
羽衣使者峭于鹤,鸟爪侍娘飘若花。
九鼎栏干归马齿,三山窕窈步云涯。
时因弟子偷灵药,散落人间驻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