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横水驿双峰院松

故园溪上雪中别,野馆门前云外逢。

白发渐多何事苦,清阴长在好相容。

迎风几拂朝天骑,带月犹含度岭钟。

更忆葛洪丹井畔,数株临水欲成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的《题横水驿双峰院松》。从这短短的几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厚情感。

"故园溪上雪中别,野馆门前云外逢"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故园的溪流边上与某人分别的情景,那时正值冬季,雪花纷飞,而后又在一座简陋的房子门前意外地遇到了那个人。这里,雪和云被用来营造一种淡淡的哀愁气氛。

"白发渐多何事苦,清阴长在好相容" 这两句则转入了诗人的自我感慨。岁月匆匆,头上的白发越来越多,这是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变化。而“清阴长在好相容”中,“清阴”指的是树木给人带来的凉爽和舒适的阴凉,也象征着诗人的心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界长存的欣赏。

"迎风几拂朝天骑,带月犹含度岭钟" 这两句则是对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的描写。诗人在清晨的风中策马行进,那时天边刚刚露出曦光,而夜晚,他还能感受到月亮带来的宁静,甚至仿佛听到山岭间传来钟声。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沉思。

最后两句 "更忆葛洪丹井畔,数株临水欲成龙" 是诗人对古代仙家葛洪及其炼丹之地的一种怀念。这里的“数株”指的是几棵树木,而“临水欲成龙”则是用来比喻这些树木似乎在向着成为神龙般强大而努力。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生变迁和对自然美好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薛廷范从事自宣城至因赠

少年从事霍嫖姚,来自枫林度柳桥。

金管别筵楼灼灼,玉溪回首马萧萧。

清风气调真君辈,知己风流满圣朝。

独有故人愁欲死,晚檐疏雨动空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赠天卿寺神亮上人

五看春尽此江濆,花自飘零日自曛。

空有慈悲随物念,已无踪迹在人群。

迎秋日色檐前见,入夜钟声竹外闻。

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赠王先生

太一真人隐翠霞,早年曾降蔡经家。

羽衣使者峭于鹤,鸟爪侍娘飘若花。

九鼎栏干归马齿,三山窕窈步云涯。

时因弟子偷灵药,散落人间驻物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赠李从贵

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

珠帘捲尽不回首,春色欲阑休闭关。

花外鸟归残雨暮,竹边人语夕阳闲。

知君旧隐嵩云下,岩桂从今几更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