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城腊月桐叶飞,北风萧萧吹客衣。
旅馆狂歌转萧索,故园长望空依微。
吴姬酒醒春还早,那似繁华旧时好。
五陵白马尽浮云,甲第朱门共秋草。
怜君十载教温陵,不向青云叹未能。
堂下诸生揖胡琼,海内贤豪趋李膺。
往来京国知名久,健笔雄词世稀有。
草圣曾惊御史骢,风流每醉将军酒。
他乡生计近何如,桐下萧条杨子居。
夜雨长愁旧国柳,秋风忽忆故江鱼。
叹予飘泊红尘里,相识惟君最知己。
问我年来只布衣,念我家贫尚如此。
悠悠萍水各东西,也似飞鸿踏雪泥。
百年心事难倾写,千里云山又解携。
迢迢金粟清源洞,野鸟山花日迎送。
别后清猿夜夜声,知君空有相思梦。
不详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朝济越江帆,莫投冶城郭。
寒日衣上残,微霜草头落。
城南种柳春复春,几度经过忆故人。
故人得官未得意,青袍束带聊裹身。
萧条客舍三衢里,一片柯山对乌几。
得钱便买浙江鱼,浑家衣食公田米。
忽闻君来喜不定,几日狂歌候萝径。
斗酒空馀别后期,扁舟祗是山阴兴。
如何归骑太匆匆,冠盖纷纷祖钱同。
嗟予参差忽不见,怅望青天飞塞鸿。
倪生倜傥人,眼白天下士。
腹中千卷人岂知,未肯低头拾青紫。
如何孤剑独从军,迢递乡山隔楚云。
鸿雁声中空吊影,鹡鸰原上叹离群。
故园梦远心常到,惆怅庭帏日应老。
落羽偏怜反哺乌,春晖倍忆忘忧草。
春晖烨烨照营门,游子时时念母恩。
白云几度频回首,边月何人不断魂。
荒城古戍无州县,瘴水蛮烟杂霜霰。
相逢俱是五溪儿,寄书不到三秋燕。
昨夜宁亲赋独还,西风残叶穆陵关。
衣沾彭蠡湖边雨,路指无诸郭里山。
君家更在罗江浦,丹荔花香酒如乳。
菽水重欢膝下情,风沙不记军中苦。
匆匆又说别家林,衣上仍缝慈母针。
时平边塞无烽火,知尔长悬爱日心。
拔剑击铜斗,醉作游子歌。
凉风萧萧堕梧叶,清猿袅袅啼绿萝。
羡君为人好风采,谁那襟期隔山海。
握手频分两地愁,卜邻空费千金买。
买臣萧条主父贫,布褐羹藜多苦辛。
我今与子俱未达,蹭蹬岂若寻常人。
伯劳东飞燕西去,斗酒相欢别岐路。
座上同声歌送君,杜陵野客心偏苦。
双溪竹屿入云林,君去携书更抱琴。
近闻下榻多贤者,若个交游情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