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行送别林良箴

拔剑击铜斗,醉作游子歌。

凉风萧萧堕梧叶,清猿袅袅啼绿萝。

羡君为人好风采,谁那襟期隔山海。

握手频分两地愁,卜邻空费千金买。

买臣萧条主父贫,布褐羹藜多苦辛。

我今与子俱未达,蹭蹬岂若寻常人。

伯劳东飞燕西去,斗酒相欢别岐路。

座上同声歌送君,杜陵野客心偏苦。

双溪竹屿入云林,君去携书更抱琴。

近闻下榻多贤者,若个交游情最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歌行送别林良箴》是一首深情的送别诗,以游子醉歌和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与离别的愁绪。首句“拔剑击铜斗,醉作游子歌”描绘了诗人借酒浇愁,以歌抒怀的情景,显示出豪放不羁的性格。接着,“凉风萧萧堕梧叶,清猿袅袅啼绿萝”通过秋风落叶和凄清猿鸣,渲染出离别时的凄凉氛围。

诗人赞美友人“为人好风采”,感叹两人虽然志趣相投,但因山海阻隔,难以常伴。“握手频分两地愁,卜邻空费千金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后的思念之苦。接下来,诗人以历史典故比喻自己与友人境遇相似,都未得志,流露出对仕途蹭蹬的感慨。

“伯劳东飞燕西去,斗酒相欢别岐路”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以鸟儿的迁徙象征友人的远行。最后,诗人祝愿友人在新的环境中能结交更多贤者,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友人未来的关切,是一首富有诗意的送别之作。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题洞云耕隐卷

悠悠江上云,落落洞中叟。

老大还耕谷口田,风流亦种柴桑柳。

萧散孤云野鸟边,夕阳门巷桔槔悬。

秋风落叶黄花酒,盘石垂萝白日眠。

晓篱野菜迎霜绿,晚饭山厨旋蠹谷。

羞逐邻翁日贩缯,懒随年少时干禄。

门前春雨泥复深,辛苦由来不愧心。

鹿门向在云深处,刘表殷勤那得寻。

形式: 古风

浮峰歌送进士陈以义贡京师

海上迢迢江水东,江心绝巘青芙蓉。

横空积霭几千丈,绿萝袅袅花濛濛。

深沈玉镜浮仙岛,黛色青青不堪扫。

芳草矶头望欲流,夕阳渡口看还好。

翠壁红泉高际天,閒云古木相连延。

岚烟瀑雨猿声里,僧舍人家鸟道边。

仙舟江上何潇洒,此地那能驻君马。

思尔青云得意时,莫忘幽期绿萝下。

形式: 古风

海上仙槎赠丘二之儋州长史

海上仙槎流汎汎,槎枒古木连枝蔓。

凉秋八月风正高,淩轹鲸鲵泛霄汉。

依微珊,瑚树髣髴扶桑株。

宛疑太乙红莲叶,绝胜鲸高赤鲤鱼。

随风飘飘五云上,烟霞为蓬浪为桨。

坐看神女弄珠游,卧听鲛灵剪绡响。

忆昔漂流海岛间,载得仙翁去不还。

又乘汉使河源里,星斗离离衣上寒。

析木津黄姑渚白波漫,漫澹空宇袖得天。

孙采石归始知身,到银河里君为仙。

吏下炎州,黎母山青瘴海秋。

功成毕竟朝天去,且著灵槎汗漫游。

形式: 古风

送林九博士秩满之天官

我闻昔时伸蒙子,乃在筹峰白云里。

一朝高议动金门,千载香名照青史。

君是伸蒙几叶孙,世泽流传今尚存。

宁将词赋客梁苑,肯随剑里趋平原。

重林书舍何潇洒,花屿南头董峰下。

巷曲能回长者车,门前每系青骢马。

未年三十教黉宫,官舍潇然多好容。

坐上谈经若流水,众中答问如撞钟。

今年官满朝京国,残叶秋风逗行客。

浙水寒山鸟外青,吴门曙月烟中白。

九月秣陵鸿雁飞,霜花扑人初著衣。

日晚行过石渠署,天明入觐黄金扉。

蓬莱参差五云遍,钟阜苍苍压淮甸。

凤阙韶音袅袅闻,龙池柳色深深见。

此去应怀明主恩,石田茅舍不须言。

男儿亦在功名早,何必栖栖恋故园。

城隅别酒同倾写,愧我萧条孟诸野。

相送寒江万古心,他年来问山中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