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题吕箫史一凤秋夜读书图

江南烽火连天炽,移家鹿门深处。

落拓青衫,凄迷红泪,还读兰成词赋。萧萧乱舞。

剩落叶西风,几株枯树。

门掩黄昏,一灯挑尽冷吟苦。

小窗闲坐抱膝,离骚披半帙,魂断如许。

欧子秋声,白公长恨,并作今宵愁绪。零砧碎杵。

更瑟瑟飞来,和成凄楚。掩卷伤心,又听山鬼语。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沉的画面,以“台城路.题吕箫史一凤秋夜读书图”为背景,展现了诗人曹景芝在清末时期对历史、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江南烽火连天炽”,开篇即以烽火连天的战争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与动荡的氛围,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不安。接着“移家鹿门深处”,则转而描绘出诗人远离尘嚣,隐居于鹿门山中的宁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落拓青衫,凄迷红泪,还读兰成词赋”,通过“落拓”、“凄迷”等词语,形象地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以及对古代文人兰成词赋的深深眷恋。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暗含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与致敬。

“萧萧乱舞。剩落叶西风,几株枯树”,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萧瑟与寂寥,落叶随风飘舞,几株枯树孤零零地立在风中,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时光的流逝,同时也寓意着诗人内心的苍凉与无奈。

“门掩黄昏,一灯挑尽冷吟苦”,描绘了诗人独处一室,面对昏黄的灯光,沉浸在孤独与痛苦的思考之中,体现了其深邃的思想与坚韧的意志。

“小窗闲坐抱膝,离骚披半帙,魂断如许”,将诗人与《离骚》这一经典文学作品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与挣扎。

“欧子秋声,白公长恨,并作今宵愁绪”,通过引用其他文人的作品与情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将个人的愁绪与历史的哀叹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共鸣。

“零砧碎杵。更瑟瑟飞来,和成凄楚”,以捣衣声与瑟瑟秋风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哀婉的氛围,强化了诗歌的整体情感色彩。

“掩卷伤心,又听山鬼语”,最后以诗人掩卷而泣,倾听山鬼低语的情景结束,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对生命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与思考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8)

曹景芝(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鹧鸪天.题莘溪凌荫周萍游词

银鸭炉熏心字焦。瘦吟烛底苦无聊。

怕翻乐府凄凉曲,念到家山泪暗抛。

身世感,等萍飘,萧萧几叶响芭蕉。

今宵秋雨纱窗里,梦断松陵十四桥。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采桑子

落花春去黄梅又,乍暖还寒。乍暖还寒。

此际教人将息难。

忘忧何处寻萱草,倚遍阑干,拍遍阑干。

心绪凄迷祗剩酸。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三)

红闺里,多事恼雏鬟。

偶触帘钩惊梦醒,偷窥庭榭报花开。又道有人来。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四)

红闺里,浴罢晚风凉。

横竹闲和新笛谱,添香重换薄罗裳。小步绕荷塘。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