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堂下小栏花卉多是手栽今已繁盛因赏花有所感悼

爱花尽日傍花台,点检当年手自栽。

前事已随朝暮变,旧华空见浅深开。

山禽忽下还飞去,溪雨才收又复来。

只有春醪能遣恨,无人栏畔共持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整天都在爱花边,围绕着我亲手种植的花坛。
过去的时光已经随着日夜变迁,昔日的花朵只剩下了深浅不一的开放。
山中的鸟儿忽然落下又飞走,溪边的雨刚停却又重新落下。
只有春天的美酒能消解心中的愁绪,却无人与我在栏杆旁共饮一杯。

注释

爱花:热爱花朵。
傍:靠近。
花台:花坛。
点检:检查。
当年:过去。
手自栽:亲手栽种。
前事:过去的往事。
朝暮:早晚,时间流逝。
旧华:旧日的花朵。
浅深开:有的盛开,有的只是浅浅开放。
山禽:山中的鸟儿。
忽下还飞去:忽然落下又飞走。
溪雨:溪边的雨。
才收又复来:刚停歇却又再来。
春醪:春天的美酒。
遣恨:消除忧愁。
无人:没有他人。
栏畔:栏杆旁边。
共持杯:一起举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所作的《福州堂下小栏花卉多是手栽今已繁盛因赏花有所感悼》。诗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亲手栽种的花卉的深深眷恋。他整日流连于花台边,欣赏着那些随着时光变迁而繁盛的花朵,感叹岁月如梭,前尘往事已随朝暮变化无常。

"爱花尽日傍花台,点检当年手自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花卉的热爱和对自己辛勤劳动的回忆,仿佛在与花儿对话,诉说着过去的点滴。

"前事已随朝暮变,旧华空见浅深开",诗人感慨花开花落,人事如梦,昔日的景象只能在花的浅深开放中寻觅到一丝痕迹。

"山禽忽下还飞去,溪雨才收又复来",自然界的动态更迭与花的生长相映成趣,但诗人的心境却显得孤独,山鸟的来去和溪雨的反复都触动了他的哀思。

最后两句"只有春醪能遣恨,无人栏畔共持杯",诗人借酒浇愁,表达出内心的孤寂和对往昔欢乐时光的怀念,遗憾的是,没有人在身边共享这春日的美酒和赏花的欢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情感深沉,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漳南十咏(其十)东郊

苒惹晴云酿雨时,东城无处不芳菲。

斜坡草短孤麛卧,平垄麦深双雉飞。

照坞乱花惊客眼,罥空轻絮点郎衣。

年来意气多羁束,无复长楸带酒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漳南十咏(其八)白云亭

云擎翚槛翠岩巅,石老松皴不计年。

举世觉来空白日,几人游去上青天。

醉看绝壑都无地,啸倚清风只恐仙。

花晚春残无限意,他时回首定依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漳南十咏(其五)西湖

湖上山光一笋青,佛宫高下裹岩扃。

烟收水曲开尘匣,春送人家入画屏。

竹气更清初霁雨,梅英犹细欲残星。

吴船越棹知何处,柳拂长堤月满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漳南十咏(其九)齐云阁

紫阁青梯压翠岑,春情秋思共登临。

雨岚供眼横千掌,星汉垂檐直半寻。

忍别朱栏真俗吏,独栖珍树祗仙禽。

当年人事多奇尚,拟托岩扃息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