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明复石守道祠堂

师生高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岳府柏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师生们在两座山间疾驰而过,名叫什么,千年之后还有谁会说道德义理不重要。
在岳府的柏林中,夜晚风雨交加,依然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注释

师生:指老师和学生。
掠:疾驰而过。
名:名字。
千载:千年。
谁:疑问词,表示‘谁会’。
云:说。
道义:道德义理。
轻:不重要。
岳府:指某个著名的府邸或学府。
柏林:茂密的柏林,可能指代书院或学府中的树林。
风雨夜:夜晚风雨交加的时候。
琅然:形容声音清朗。
犹:仍然。
带:带有,此处指保留。
读书声:读书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王奕在宋末元初时期创作的,名为《孙明复石守道祠堂》。通过对诗句的解读,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对历史文化遗迹的深刻感悟和崇敬之情。

“师生高掠二山名,千载谁云道义轻。”

这里,“师生”指的是古代的先师与后学,他们共同将“二山”的名字传扬至今。诗人通过这个细节,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精神遗产的尊崇,同时也抒写了时间流转中的历史评价问题——即便是那些名声显赫的人物,其道德价值在千年之后的今天,又有谁能准确评说其轻重呢?

“岳府柏林风雨夜,琅然犹带读书声。”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之夜,岳府(可能指的是某位历史人物的宅邸或祠堂)的柏树林中依旧回荡着读书的声音。这里的“琅然”形容声音的清脆而悠长,“犹带读书声”则表明即便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那读书声也仿佛仍在耳边,彷彿不绝。这不仅是对安静学习氛围的描绘,也象征着知识与智慧即使在困境中亦能发光发热。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文化遗迹和深邃学问的抒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道德和学术价值的珍视,以及面对时代变迁时保持的坚守与思考。

收录诗词(135)

王奕(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伯敬谨撰并书”,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 字:伯敬
  • 号:斗山
  • 籍贯:玉山(今属江西)
  • 生卒年:1293

相关古诗词

观潮阁

南岸客来过北岸,浙山尽处见闽山。

清秋井邑棋枰里,落日汀洲画轴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过江绝句

玉勒金台逐去尘,十年多少渡江民。

中流试扣金山老,曾有深衣过鲁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呈招讨李春野(其二)

袖拂徂徕涉太峰,曾同太白舞西风。

归程鹤瘦扬州远,著访吾宗太乙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呈招讨李春野(其一)

元田种玉不传方,春去春来野自香。

雁入燕云丹未反,笑援明月醉山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