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有悸孺子,衣之狐裘。匪余之病,余以为仇。

既撰余杖,升望于丘。江不可涉,夕具余舟。

形式: 四言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归来》是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诗人归家途中复杂的心情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有悸孺子,衣之狐裘”,以“有悸”开篇,营造出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随后点明“孺子”穿上“狐裘”,暗示了归家的温暖与期待。接着,“匪余之病,余以为仇”,转折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似乎在责怪自己或外界给自己带来的某种不适或困扰,但这种“病”或“仇”并非真正的身体疾病,而是心灵上的某种负担或误解。

“既撰余杖,升望于丘”,描述了诗人归家路上的行动,拄着拐杖,登高远望,既表现了归途的艰辛,也寄托了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丘”可能象征着故乡的山峦,或是诗人内心深处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江不可涉,夕具余舟”,则描绘了诗人面对归家路上的自然障碍——江水,虽然无法直接渡过,但已准备好了船只,预示着尽管前路艰难,但归家的决心坚定不移。这一句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困难的乐观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归家途中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生活困境的坚韧与希望。李孝光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每一步归途,每一刻心绪的变化。

收录诗词(390)

李孝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福源精舍

采舟兮涣涣,风将起兮无岸。

渚花兮白红,若有人兮为粲。

相我乐兮未殚,时几何兮日旰。

极浦兮水深,下有兮龙吟。

洞箫作兮波浪涌,送将归兮于南。

谅佳人兮未远,令我思兮何心。

飔风兮吹人,层波兮粼粼。

掇芳草兮寄远,与我期兮阳春。

形式: 古风

黄鹄谣题余节妇诗卷

黄鹄黄鹄,牝牡相随。游于四海,不识别离。

始妾结发时,与君年相齐。

一朝纳伉俪,百岁以为期。

奈何乎中路,而捐子与妻。且君之徂,妾逢百罹。

父母将我去,亲戚夺我志。

言云为我志,言云为我计长久,祇令增伤悲。

忆君垂诀,托我孤儿。我嗔君言,奈何见疑。

晨起作羹与糜,欲持饴阿谁?

嗟我不如黄鹄,将子与妇,至死相随飞。

我宁用生为,我宁用生为!众人何知,维馀天知。

形式: 古风

春草谣为华彦清作

春草何离离,春阳何迟迟。

万物沐膏泽,百草独光辉。

光辉被下土,天公本无私。男儿生身,长大贤知。

母恩未报,何用儿为。

何以报母手中线,冬温枕席夏挥扇。

形式: 古风

滁水

滁水兮滔滔,其坎兮有蛟。

谓子兮无济,遂济兮无匏,使余兮心惙。

其幽兮有虎,啄害人兮不吐。

谓余兮无斧,又无兮强辅。

曾是兮弗顾,独奈何而逢其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