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自出先皇玉殿中,衣裳不更染深红。
宫钗折尽垂空鬓,内扇穿多减半风。
桃熟亦曾君手赐,酒阑犹候妾歌终。
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旧宫中的女子,对往昔的繁华生活充满了无尽的怀念。开篇"自出先皇玉殿中,衣裳不更染深红"表明她曾经在皇宫之中,衣着华丽,但如今却已物是人非,再也没有那种荣耀。"宫钗折尽垂空鬓,内扇穿多减半风"则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现在的境况,昔日的装饰早已不见,连宫中的扇子都显得单薄无力。
接着诗人写到"桃熟亦曾君手赐,酒阑犹候妾歌终",这里的“君”指的是皇帝,表明这位女子曾经受到过皇上的赏赐,而她唱歌的声音在酒阑(一种时间单位,相当于现代的夜里9至11点)还未结束。这些细节都在强调她的往日生活是多么的奢华与尊贵。
最后两句"如今还向城边住,御水东流意不通"则表达了女子现在的孤独无助。她仍然居住在城边,但那条曾经被皇帝宠爱的河流(御水)如今只是默默东流,而她与过去的联系已经彻底断绝。
整首诗通过对比往昔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抒发了女子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怀旧之情。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
梦尽吴越水,恨深襄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开门不成出,麦色遍前坡。
自小诗名在,如今白发多。
经年无越信,终日厌蕃歌。
近寺居僧少,春来亦懒过。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
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
庭绿草纤纤,边州白露沾。
别歌缘剑起,客泪是愁添。
见月鹊啼树,避风云满帘。
将军尽尊酒,楼上赋星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