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游

古镇门前去,长安路在东。

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

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

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穿过古镇来到门前,通往长安的大路向东延伸。
寒冷的天气中,烽火台上明火闪烁;傍晚时分,旗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边塞馆舍内平静无事,即使是儒生也备有武器弓箭。
戍守边关的士兵因秋季防备而忙碌,暂时欣喜于乡音相同。

注释

古镇:古老的城镇。
门前:门口。
长安路:通往长安的大路。
东:东方。
天寒:寒冷的天气。
堠火:烽火台上的火光,用于传递信息。
日晚:傍晚。
裂旗风:大风把旗帜吹得裂开。
塞馆:边塞的馆舍。
无事:平静,没有战事。
儒装:儒生的服装,表示身份。
有弓:携带或装备有弓箭。
防秋:秋季的边防任务。
故乡卒:家乡来的士兵。
暂喜:暂时感到欢喜。
语音同:乡音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在古镇门前离别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生活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情思。诗人以“天寒明堠火”、“日晚裂旗风”塑造了一幅萧瑟的秋日边关图景,营造出一种冷清凄凉的氛围。

“塞馆皆无事,儒装亦有弓”一句,则透露出边疆生活的沉寂与军人的警觉。诗人虽身处边塞,但心中仍怀念故乡,这种对故土的情感在“防秋故乡卒,暂喜语音同”中得到了体现。“语音同”三字,更是点明了旅者对于能够听到相同方言的欣慰。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一种边塞游子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孤独感受。

收录诗词(99)

项斯(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子迁
  • 籍贯: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

相关古诗词

龙州与韩将军夜会

庭绿草纤纤,边州白露沾。

别歌缘剑起,客泪是愁添。

见月鹊啼树,避风云满帘。

将军尽尊酒,楼上赋星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华顶道者

仙人掌中住,生有上天期。

已废烧丹处,犹多种杏时。

养龙于浅水,寄鹤在高枝。

得道复无事,相逢尽日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一)

近得水云看,门长侵早开。

到时微有雪,行处又无苔。

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

每逢晴暖日,唯见乞花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早春题湖上顾氏新居二首(其二)

门不当官道,行人到亦稀。

故从餐后出,方至夜深归。

开箧拣书卷,扫床移褐衣。

几时同买宅,相近有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