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风流不羡三学士,衰退甘为一腐儒。

嗜古心痴迷黑鬼,养生胎息学玄夫。

兴阑日下新吟少,静胜年来杂梦无。

醉后枕书时鼾睡,长孙唤醒小孙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遣兴》是宋代诗人林希逸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学问、古籍、养生以及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态度。

首联“风流不羡三学士,衰退甘为一腐儒”,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态度。他并不羡慕那些所谓的“三学士”(即古代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学者),而是甘愿像“腐儒”一样沉醉于古籍之中,追求学问的精深。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

颔联“嗜古心痴迷黑鬼,养生胎息学玄夫”,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哲学。他痴迷于古籍,仿佛对古人的智慧有着无限的渴望;同时,他还学习养生之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里的“黑鬼”可能是指古人或古籍中的知识,而“玄夫”则可能指修炼内功、追求精神境界的人。这一联展现了诗人既注重知识的积累,又重视精神的修养。

颈联“兴阑日下新吟少,静胜年来杂梦无”,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热情有所减退,但内心却更加宁静。他不再频繁地创作新诗,而是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不再被纷繁复杂的梦境所困扰。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在岁月沉淀后的淡然与从容。

尾联“醉后枕书时鼾睡,长孙唤醒小孙扶”,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情景。在醉酒之后,他枕着书籍安然入睡,甚至打起了鼾声。这样的场景既幽默又温馨,展现了诗人与家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晚年生活的自在与满足。

整体来看,《遣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学问、生活、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在岁月流转中的平和与智慧。

收录诗词(809)

林希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效梅宛陵赋欧公白兔

毛虫虽小著仙籍,云渠千岁皆化白。

中山山中衣褐徒,生长何年换颜色。

岂其孕育自卯宫,又是金公付精魄。

渠宗学孔非学朱,拔毛不蕲供书册。

老蒙将军纵猎时,遁向何方为窟宅。

纷纷尔后更几秦,避世甘心餐苦柏。

明时作意始出来,五岳遍游无定迹。

多生曾识六一仙,知道琅琊有新刻。

要寻此碑龟与螭,何事乃被滁人得。

滁人知渠慕醉翁,翁归已在云霞中。

期翁千岁亦如汝,殷勤远致提金笼。

传誇瑞物遍都邑,倡和千篇模写工。

翁携入直金銮殿,渠应自比广寒宫。

寄声树下捣药者,汝伴嫦娥我伴公。

形式: 古风

三和庵字韵

新吟度度到溪庵,讽咏铿鍧似雅南。

笔健称雄一当百,韵严苦和二生三。

舍襄阳外无新语,除谪仙来可剧谈。

觌面犹龙谁复识,杏坛人在庶知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题平远轩

伊昔营此窗,眼前颇有趣。

往来多胜流,必和壁间句。

人事一凄凉,窗亦不如故。

旧诗无一存,谁复闯其户。

新来改作之,好景欣再遇。

清溪漾浅流,长松列古路。

高下见青山,浓淡云来去。

西斋平远名,移以扁其处。

我闼纳八荒,令人心领悟。

星垂平野诗,云征远游赋。

倚栏拍手歌,百盏吸琼露。

形式: 古风

新晴四和庵字韵

衰懒如僧不出庵,雨晴春又遍溪南。

周天日度一日一,初夜月生三月三。

还丹只是安乐法,虚白应难容易谈。

最喜无名公自传,何须儒学记齐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