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行宋宫故基》,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对废弃的宋朝皇宫遗址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王朝兴衰的感慨。
首句“西门数顷地,旧是帝王宫”,开篇点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昔日皇宫的广阔与辉煌,暗示了其曾经作为帝王居所的历史地位。接着,“复道清波没,妆台碧藓空”两句,通过描述宫殿周围环境的变化,如昔日的复道已消失在清波之中,妆台则被碧绿的苔藓覆盖,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景象。
“王侯混丧狗,臣庶议从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历史的沧桑与权力的更迭表现得淋漓尽致。“王侯混丧狗”可能暗指贵族阶层的衰落,“臣庶议从龙”则可能象征着民众对于新政权的接纳与追随。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历史进程中权力中心的转移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最后,“莫谩歌禾黍,山河涕泪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对过往的哀思。诗人劝告人们不要仅以歌颂禾黍(古代常用来比喻国家或民族)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而应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悲痛。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洞察,也寄托了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反思,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