屴崱峰

盘礴地灵在,东南天柱高。

三江转燕尾,百粤乱牛毛。

未出无生网,难忘大觉刀。

巢云定何日,万国且旌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屴崱峰的雄伟与壮丽,以及其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首句“盘礴地灵在,东南天柱高”以夸张的手法赞美屴崱峰作为东南地区的重要地标,其气势如大地之灵,高耸入云,犹如支撑天际的柱子。接下来,“三江转燕尾,百粤乱牛毛”运用比喻,生动描绘了层层叠叠的山脉如同燕尾般交错,百粤之地则像牛毛般密集,展现了层峦叠嶂的壮观景象。

“未出无生网,难忘大觉刀”两句则转向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暗示屴崱峰曾是佛教传播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关于“无生网”和“大觉刀”的传说或故事,这些都与佛教文化紧密相关。最后,“巢云定何日,万国且旌旄”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历史的尊重,仿佛在问何时能再次见证云中之巢的出现,而此刻,万国的旗帜正随风飘扬,象征着和平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展现了屴崱峰的自然之美,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情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1064)

郑善夫(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

  • 字:继之
  • 号:少谷
  • 籍贯:福建闽县
  • 生卒年:1485—1523

相关古诗词

九日方山登高

方山五片石,巉巀七千寻。

气象恒嵩敌,风云岁月深。

百年大梦寐,九日此登临。

愿卸红尘累,嵓栖长道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耳鸣

官司忽失职,双耳自今聋。

尽日闻天鼓,何时听么虫。

向人艰应答,于世类冥蒙。

未老神俱耗,勋名涕泪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寄华玉

潇洒顾吏部,为邦日渐多。

人心兴礼乐,世事入风波。

剡曲舟堪诵,濠梁道不磨。

向来巾子雪,堂构合如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绣岭晓行

绣岭行不极,盘山霄汉长。

谁将钓渭意,同寄雁湖傍。

野宿雀芋饭,岩居木槿墙。

晨征莫相失,云气正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