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晓琴所作的《哭女成四律》中的第二首,以哀悼女儿之死为主题,情感深沉,语言质朴,表达了父亲对女儿的深切怀念和内心的痛苦。
首句“勤俭唯家政,原循内则篇”,点明了家庭治理的原则在于勤俭节约,遵循传统的家庭规范。这既是对女儿生前行为的肯定,也是对家庭传统美德的传承。
接着,“可伤徒自瘁,未见有人怜”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女儿因过度操劳而早逝的痛惜之情,以及在她离世后无人理解与同情的孤独感。这种情感的流露,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痛和无奈。
“叹尔娇痴惯,嗟予顾虑牵”则是对女儿性格的描述和对自己心情的抒发。女儿的天真烂漫和依赖让父亲感到欣慰,但同时自己也因为担心女儿的安危而心力交瘁。这种矛盾的心情,体现了父爱的复杂与深沉。
最后,“每逢归夜话,惆怅不成眠”描绘了诗人每当夜晚回忆与女儿共度的时光时,心中充满惆怅,难以入眠的情景。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和思念之情,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哀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化的场景再现,展现了父亲对女儿去世的哀痛和怀念,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挣扎和反思,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