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定夫西归(其三)

慈湖老仙伯,乘云宾帝乡。

念之每汍澜,风味不可忘。

其门多英特,清文照缣缃。

为我勖诸贤,佐道当自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慈湖的老仙伯,如同仙人般遨游在帝都的云端。
每当想起他,心中总是波澜起伏,那种风度和韵味难以忘怀。
他的门生众多,才智出众,他们的文章如清水洗涤,照亮了书籍的纸张。
他鼓励我们这些贤能之人,要自我勉励,以助于道义的弘扬。

注释

慈湖:地名,可能指有仙人传说的地方。
老仙伯:对德高望重的仙人的尊称。
乘云:形容仙人般的超凡脱俗。
宾帝乡:拜访天帝居住的地方,象征进入仙境。
念之:怀念、想念。
汍澜:形容心情波动,如水波翻滚。
风味:指人物的气质或风格。
其门:指他的门下弟子。
英特:才智卓越。
清文:清雅的文章。
缣缃:古代的丝织品,这里代指书籍。
勖:鼓励,激励。
诸贤:众多贤能的人。
佐道:辅助推行道义。
自强:自我勉励,加强修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送吴定夫西归》系列诗中的第三首。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好友吴定夫的怀念和对其才学的赞赏。"慈湖老仙伯"形象地刻画了吴定夫的仙风道骨,暗示他学识渊博,如同神仙般超凡脱俗。"乘云宾帝乡"则表达了吴定夫即将前往西方(可能指仕途或远方)的壮志豪情。

诗人感慨万分,每当忆及吴定夫,心中波澜起伏,那独特的韵味和风采令人难以忘怀。接着,诗人称赞吴定夫门下英才辈出,他们的文章清雅,如同照亮丝帛的光芒。最后,诗人寄语吴定夫,鼓励他继续勉励这些贤才,强调他们在辅佐大道时应当自我强化,保持坚定与力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寓含了对人才的期待和对学术的推崇。

收录诗词(166)

真德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学者称其为“西山先生”。有《真文忠公集》都传世

  • 号:西山
  • 籍贯: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
  • 生卒年:1178年10月27日-1235年5月20日

相关古诗词

送林自知自幕中归常宁

始吾与林子,周旋大江东。

子方清且贫,箪瓢屡云空。

劲气凛不折,耿耿如长虹。

明年擢高科,对策大明宫。

一尉迟五年,出入无奴僮。

再见湘水滨,凛凛复昔同。

招徕元戎幕,泛绿依芙蓉。

小生敢相吏,故人傥相从。

云胡岁未竟,决去如霜鸿。

挽之不可留,聊复少从容。

老我慵且钝,栽培欠深功。

子进未可量,德业方崇崇。

永怀昔君子,和气填心胸。

濂溪霁月朗,伊水春风融。

至今想其人,犹为起敬恭。

天资贵强矫,学力无终穷。

我如石之顽,迟子相磨砻。

子质虽玉莹,可废它山攻。

雁峰毋久留,来思灵麓峰。

形式: 古风

送裘司直得请西归

轻舸龙山头,木兰作双橹。

飘然裘司直,乘向南昌去。

问君鹓鸾中,脱身遽如许。

栖迟三十年,始得官掌故。

小须上上考,岂不登省户。

自言野心性,眯目九衢雾。

修竹岁云晚,萱草秋亦暮。

嗷嗷投林鸟,犹得反其哺。

江西父母邦,非复昔饶裕。

蛮烟一腥秽,乐岁且狼顾。

遗黎空杼轴,行旅窘刀布。

天门窈万里,可望不可吁。

君今佐元帅,精采系一路。

疮痍俟涤濯,画诺归佽助。

先声路人喜,高节懦夫慕。

遄当再前席,一正天子度。

白鸥没浩荡,苍鹘在指呼。

我亦南陔人,扁舟从此具。

形式: 古风

挹仙亭

汉宫苇箧儿呱呱,济南梓柱阴扶疏。

富平家人正愉乐,安昌帝师工献谀。

子真东南一尉耳,黄绶凄凉百僚底。

手持短疏叩天阍,义激丹衷泪横眦。

翩然一朝径拂衣,爱君无路空依依。

人传九江已仙去,吴门再见是邪非。

神仙茫茫那可测,上帝从来赏忠直。

天上果有骖鸾人,合领群真朝北极。

自从举手谢世间,千年白鹤何时还。

玉箫声断杉桧冷,祇馀丹灶留空山。

谷口之孙古肤使,亭斸青冥挹仙袂。

耿耿应怀贯日忠,飘飘岂羡凌云气。

我来快读华星篇,清彻毛骨风泠然。

何当结茅最高顶,一榻容我分云烟。

形式: 古风

挽竹斋(其二)

无奈斯文坠不兴,茕茕吾党又凋零。

白云寒锁洪崖顶,一度翘瞻一怆情。

形式: 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