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养堂为荐福天然长老赋

方丈前头蒲叶细,上人纫蒲织为屐。

拄杖挑云过市西,换得香粳奉甘旨。

袈裟焚兰还诵经,慈颜怡怡双鬓星。

瓮头酿得春酒绿,但愿四时蒲叶青。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天然的长老在荐福寺的生活场景,充满了宁静与祥和的气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长老利用蒲叶编织成鞋履,以及以拄杖穿行于云雾之中,穿梭市集,换取香粳以奉养父母的情景,体现了长老对家庭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方丈前头蒲叶细”,开篇即以“方丈”点出寺庙的庄严与宁静,而“蒲叶细”则暗示了长老对生活细节的精心照料。接着,“上人纫蒲织为屐”,进一步描绘长老利用自然材料,亲手编织鞋履的过程,既体现了他的勤劳与智慧,也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拄杖挑云过市西,换得香粳奉甘旨”,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长老在日常生活中与世俗世界的互动,他以拄杖穿行于云雾之间,跨越市集,以换取所需的粮食,以此来满足家庭的需求,体现了长老对家庭的深情厚意和对传统美德的坚守。

“袈裟焚兰还诵经,慈颜怡怡双鬓星”,这里通过“焚兰”这一动作,不仅增添了寺庙的香气,也象征着长老内心的纯净与修行的深入。同时,长老慈祥的面容与双鬓的白发,共同构成了一幅岁月静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长老的智慧与平和。

最后,“瓮头酿得春酒绿,但愿四时蒲叶青”,表达了长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不仅在春日酿造美酒,享受生活的甜美,更希望四季常青的蒲叶能带来持续的生机与希望,寓意着对自然与生活的永恒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长老日常生活片段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对家庭的责任感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禅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62)

刘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继善堂为万得亨赋

漆经剥落蝌蚪沉,孔壁已无丝竹音。

红牙题签镂白玉,紫驼剪锦泥黄金。

幽篁三径琅玕静,睡鸭焚香销淑景。

帘深粉壁白于霜,屈曲龙蛇挂秋影。

故人好雅绝纷华,右史左图书满车。

眼看富贵浮云外,宜尔子孙宜尔家。

形式: 古风

㮤轩为江礼闻赋

平湖斜带城东道,幽轩偃蹇长松好。

琥珀脂凝露叶光,茯苓出土云根老。

八月九月天气虚,疏帘焚香公事馀。

秋风落树山月吐,一榻清凉还读书。

形式: 古风

兰轩为丁彦鼎赋

隐居草堂临澹津,疏帘昼垂无市尘。

青衫缁鬓宁辞禄,白眼乾坤不厌贫。

小窗斑竹阑干曲,客来屐齿苔痕绿。

缃帙连床蠹影沉,墨池映砚鹅群浴。

手种幽兰满后庭,紫茎芳穗延馀馨。

烟痕远浥三湘碧,露气遥分九畹青。

返掩衡门乐真趣,不向繁华逐桃李。

美人采结自有期,五云环佩蓬莱水。

形式: 古风

题滕王阁

珠帘画栋当南浦,岸草汀花几今古。

九江潮白雁横秋,五老云青龙出雨。

浩荡沧波去莫回,凄凉唐室不胜哀。

空遗王勃文章在,父老扁舟奠酒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