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为挽悼去世的安徽巡抚程憩棠前辈所作。通过“江东榜上名”这一开篇,诗人巧妙地将逝者与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暗示了程憩棠在政坛上的声望与成就。接着,“人伦有鉴独分明”一句,赞美程憩棠在人品和政绩上的卓越,犹如明镜一般公正无私。
“十年侘傺惭知己,一见殷勤忆老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程憩棠的深厚情感。在长达十年的仕途挫折中,程憩棠作为知音给予他鼓励和支持,这份恩情让诗人难以忘怀。当再次相见时,程憩棠的关怀与老成稳重的形象深深印在诗人的心中。
“月满太湖余水咽,云低天柱竟山倾。”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壮丽而悲凉的画面,以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凄凉,象征着程憩棠去世后留下的巨大影响和深远哀思。太湖月满,却仿佛水声低咽,天柱云低,山峰似乎也因失去这位杰出人物而倾斜。
最后,“江南庾信重思旧,岂独乡车千两情。”这两句引用庾信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程憩棠的怀念之情不仅限于个人的情感,而是跨越时空,成为整个江南乃至更广泛地区共同的记忆与哀思。这里的“乡车千两情”,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对程憩棠逝世的深切哀悼,如同千辆载满哀思的车辆,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程憩棠生平事迹的回顾和对其逝世后影响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敬仰。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深意,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友情、忠诚和历史责任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