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庵诗为印长老作

姑苏昔是吴王国,表里湖山本充塞。

吴王亡后台观空,只有湖山亡不得。

斋钱吴越又富足,前身端受灵山嘱。

平生佛事满东南,上下君民总纯熟。

阿师累世同此会,外家更是东南最。

晚年彷佛传双林,乡里推高无与对。

阿师四海老行脚,偶向南阳露头角。

他年欲识痴钝人,发长衲敝人谁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钝庵为题,为印长老而作,饶节在宋代的文坛上留下了一篇独特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姑苏的历史变迁,从吴王国的兴盛到湖山的永恒,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不朽。接着,诗人通过“吴王亡台观空”这一句,巧妙地将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永恒对比,引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接下来,诗人提到吴越的富足与前生的宿愿,以及阿师(即印长老)在佛事上的广泛涉猎和对君民的深刻影响。通过“平生佛事满东南,上下君民总纯熟”,诗人赞美了印长老在宗教领域的深厚造诣及其对社会的积极贡献。

最后,诗人以“阿师四海老行脚,偶向南阳露头角”描绘了印长老的游历与修行,以及他在南阳的短暂停留。通过“他年欲识痴钝人,发长衲敝人谁觉”这一问句,诗人表达了对印长老独特个性和深邃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对那些能够洞察其内在品质之人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历史的回顾与自然的赞美,更蕴含了对宗教信仰和个人修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智者形象的颂扬。

收录诗词(382)

饶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代诗僧。一字次守,、倚松老人,出家后法名如壁。江西临川人,江西诗派重要诗人。就学于吕希哲,与谢逸、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其诗淳真朴实,华而不绮,陆游称其为当时诗僧第一

  • 字:德操
  • 籍贯:自号倚松道
  • 生卒年:1065~1129

相关古诗词

寄赵季成钤辖

器之高谊已下世,安当我友埋金沙。

倚松卧病无一钱,俗医如山闯利多。

天寒岁暮山谷里,二老不作如我何。

谓天盖高不无意,间生贤者为帝裔。

不容声色眩耳目,但许诗书养梗柢。

少年所学无不有,精研往往穷渊薮。

不知用心能几何,妙悟自然绝师友。

德成而上艺为下,此言端为中流者。

须知豪杰盖不然,以德养艺斯又全。

若分上下为优劣,千金安得称神仙。

德为本质艺其饰,表里相资乃我德。

欲知公子志甚深,已著千金追旧迹。

世人有艺初无德,为骄为傲为残贼。

杀人取财不知惧,犹誇庸妄肆诞惑。

须知公子本无我,一切有求无不可。

平生高见隘古人,焚弃经方见何左。

老僧年来学禹步,跰?鉴井不能去。

还丹一粒能几何,从此游山不知处。

形式: 古风

送宋秀才

东风欲归不可挽,门前芳草青青远。

倚松卧病不能行,肩舆出门还复懒。

先生家住岷峨下,当年神授神仙卦。

死生祸福如眼前,从来卿相争称借。

倚松卧病正无脚,袖出神方色閒暇。

我知公意事仁义,不学世人事财利。

无尽先生如古人,一见先生爱其真。

几年门下真子弟,付之万事未尝计。

或云公可为身谋,先生一笑公何醉。

倚松老矣世共怜,公独何心德如天。

从今藜杖傥能扶,山长水远公能从我无。

形式: 古风

送江南景喜上人

我有平生雪色尘,廉者不求贪不与。

明朝聊以赠君行,一炷沉烟夜深语。

丁宁佛法苦无多,文房四物来作魔。

丈夫所作若未办,奈此峥嵘岁月何。

形式: 古风

次韵卿山主解嘲

道人竹瘦松柏刚,饱更风雨惯雪霜。

堂堂自住一法界,岂与萧艾相短长。

利刀割水风吹光,以空坏空竟谁伤。

君不见湖边飞来两白鹭,终朝容与水云乡。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