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吟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形式: 古风

翻译

草堂隐于灵山谷,勤奋研读直到夜深。
简陋柴门半掩着,只有白云伴我眠。
春日垂钓溪边归,花开鸟鸣绿意浓。
孤独的猿鹤添愁绪,抚琴弹奏仙家调。
琴声哀伤谁能懂,唯有子期知音妙。
鱼未成龙剑未展,贫困求学受嘲笑。
你看那苏秦韩信,落魄之际也英豪。
一旦逢圣主明君,腰挂金印显功名。
男子立世要考究古训,勿嫌读书灯下苦。
自古公侯未显达,山居清贫少人问。

注释

草堂:简陋的住所。
栖:居住。
灵山谷:幽静山谷。
勤苦:勤奋刻苦。
诗书:读书。
向灯烛:对着灯火。
柴门:简陋木门。
寂无人:寂静无人。
白云相伴宿:与白云为伴。
春日:春天。
溪头:溪边。
花笑莺啼:花开鸟鸣。
猿鹤:猿猴和鹤。
寥寥:稀疏。
仙家曲:仙人的乐曲。
哀怨:悲伤。
子期:古代知音钟子期。
宫商调:音乐的音律。
鱼未成龙:比喻未得志。
剑未飞:剑未出鞘。
耽学:沉迷学习。
苏秦:战国策士。
韩信:汉初名将。
英俊:杰出人物。
圣明君:贤明的君主。
腰间各佩黄金印:佩戴象征权力的金印。
立志:立下志向。
稽古:考察古事。
读书苦:读书的艰辛。
公侯:贵族。
未遇时:未得志的时候。
萧条:冷清。
山中户:山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孤独,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渴望和自我激励。开篇“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苦诗书向灯烛”即营造出一种隐居读书、刻苦自励的情境。接着“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则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只与自然为伴的生活状态。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中,溪水、花开、鸟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但诗人的心情却未能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故有“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的表述,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在“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一句中,诗人似乎在通过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这种艺术上的共鸣也仅限于他与古代音乐家子期之间的精神交流。紧接着,“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尚未成功、仍处困顿之境的自我安慰。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一句中,通过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来强调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并非得不到认可。最后,“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得到机会、显示自己才能的期待。

结尾两句“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是对自我的激励和鼓舞,强调了通过不断学习古代典籍来坚定自己的志向,不应嫌弃读书之苦。全诗以隐逸生活为背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以及对个人才华和抱负的坚持不懈。

收录诗词(3)

薛令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任阆中下乡检田登艾萧山北望

观农巡井邑,长望历山川。

拥涧开新耨,缘崖指火田。

荒村无径陌,古戍有风烟。

瓠叶萦篱长,藤花绕架悬。

岸高攒树石,水净写云天。

回首乡关路,行歌犹喟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暮春自南台丞再除给事中

再入青锁闱,忝官诚自非。

拂尘惊物在,开户似僧归。

积草渐无径,残花犹洒衣。

禁垣偏日近,行坐是恩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华清宫望幸

骊岫接新丰,岧峣驾碧空。

凿山开秘殿,隐雾蔽仙宫。

绛阙犹栖凤,雕梁尚带虹。

温泉曾浴日,华馆旧迎风。

肃穆瞻云辇,深沉闭绮栊。

东郊望幸处,瑞气霭濛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观南郊回仗

传警千门寂,南郊綵仗回。

但惊龙再见,谁识日双开。

德泽施云雨,恩光变烬灰。

阅兵貔武振,听乐凤皇来。

候刻移宸辇,遵时集观台。

多惭远臣贱,不得礼容陪。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