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
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征战的壮丽景象和心境。"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两句,通过对比手下万马如云烟般奔腾之势,以及风云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展示了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和掌控力,也映射出其内心的自信与力量。同时,这两句还隐含着时间流逝和事物变迁的哲理。
接着的"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则转而表达了对某一事件或情感的反思和警示。在这里,“海门”可能象征着边塞或者是军队驻扎的地方,而“南面”则可能暗指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将今日之事与过去凤林关的情形相比较,诗人似乎在提醒人们不要重蹈覆辙,或许是在表达对某种情况的担忧和警惕。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军旅生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经验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丰富的情感世界及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能诗,计有功称“雅有奇藻”。他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全唐诗》编诗一卷
亚夫重过柳营门,路指岷峨隔暮云。
红额少年遮道拜,殷勤认得旧将军。
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
春光看欲尽,判却醉如泥。
人世悲欢不可知,夫君初破黑山归。
如今又献征南策,早晚催缝带号衣。
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
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