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山飞来寺

碧流环黛壑,琪树隐珠宫。

佛影诸天近,空香下界同。

悬峰吐日月,古壁淡烟虹。

开凿元神造,飞栖叹鬼工。

云屯山欲坠,潭静水恒空。

势倚乾维外,形盘地轴东。

觉花常捧露,忍草自含风。

宝筏迷川迥,金绳慧景融。

八平明净业,七满表慈衷。

听法趋鲛女,传经侍海童。

日城虚不昧,星劫运无穷。

塔涌青冥外,轮浮色界中。

人寰三岛近,天路十洲通。

鳌岫攒雕拱,莲崖映绮栊。

冥搜情讵已,遐览意何雄。

仙客餐灵薤,羁人叹转蓬。

玉毫如可照,于此脱尘蒙。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飞来寺的壮丽景象与深邃的佛教意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首句“碧流环黛壑,琪树隐珠宫”描绘了山水环绕,绿意盎然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接着,“佛影诸天近,空香下界同”则将视线转向精神层面,暗示着佛法的深远与普遍性,无论是在高远的天空还是在人间,都能感受到佛法的纯净与香气。

“悬峰吐日月,古壁淡烟虹”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山峰的雄伟与古壁的神秘,日月从峰顶升起,烟虹在壁上显现,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接下来的“开凿元神造,飞栖叹鬼工”则表达了对古代工匠智慧的赞叹,他们创造出了如此宏伟的建筑,令人感叹不已。

“云屯山欲坠,潭静水恒空”描绘了云雾缭绕的山峦似乎要倾倒,而潭水则保持着永恒的宁静,这种对比凸显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随后的“势倚乾维外,形盘地轴东”进一步强调了寺庙所处位置的独特与重要,它仿佛连接着天地之间的某种力量。

“觉花常捧露,忍草自含风”通过象征手法,表达了佛教中的修行与觉悟,觉花捧露象征着内心的纯净与智慧,忍草含风则体现了坚韧与宽容。接下来的“宝筏迷川迥,金绳慧景融”则比喻了佛法如同渡过人生苦海的宝筏,金绳则象征着智慧的引导,两者共同构成了通往解脱的道路。

“八平明净业,七满表慈衷”表达了佛教修行的境界,八平代表了八正道,明净业意味着清净的善行,七满则指七觉支,表露出慈悲之心。接下来的“听法趋鲛女,传经侍海童”描绘了僧侣们在佛法的引领下,如同鲛女和海童般虔诚地追求真理。

“日城虚不昧,星劫运无穷”则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融入其中,暗示了佛法的永恒与宇宙的无限。最后,“塔涌青冥外,轮浮色界中”描绘了寺庙的塔楼高耸入云,仿佛超越了物质世界,而轮则象征着轮回与解脱,它们在色界中漂浮,展示了佛教对于生命循环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峡山飞来寺的壮丽景色,更深刻地揭示了佛教的哲学思想与修行境界,是一首兼具自然美与精神美的佳作。

收录诗词(235)

梁有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妙高台谒苏文忠公像

长公不可作,遗像见丰标。

台接丹丘月,门临沧海潮。

一官空白首,十载为青苗。

玉简芳名纪,瑶编绮思饶。

感时真慕贾,著论每凌晁。

伊昔金莲遇,何年断梗飘。

投珠人共惜,毁璧祸难销。

旧迹嗟夷漫,荒祠更寂寥。

砌閒衰草积,牖暗暮云彯。

哀些难成调,忠魂讵可招。

丹青犹蔼蔼,松桧已萧萧。

渔火连江暗,霜钟振壑遥。

旅怀多感激,行矣寄长谣。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题横泾草堂

吴中有高士,家傍具区浔。

水石娱幽趣,图书谐素襟。

披轩山翠入,頫槛海云深。

自爱愚名谷,翛然竹作林。

兴来时命翰,宾至或弹琴。

有道还同昔,怀材谅在今。

雾深聊豹隐,风迥更鸾吟。

玉树为家宝,瑶华是国琛。

伫看朱绂贵,宁遂紫芝心。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送同年黄亨夫宰宣城

茂邑今为宰,春风此送行。

离筵看柳色,立马听莺声。

霄汉期勋业,风尘念友生。

把杯情独切,赠策意非轻。

此日辞燕甸,何时到楚城。

山标敬亭胜,水写宛溪清。

谢朓诗无敌,江淹赋有名。

昔贤嗟寂寞,才子继峥嵘。

制锦休声远,弹琴美政成。

天边凫舄去,日下凤书迎。

久客那堪别,临岐祇自惊。

飞腾万里志,聚散百年情。

努力崇芳绩,迟君翊圣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喜雨

朱明始戒节,旱魃势方隆。

麦陇嗟民瘼,桑林轸圣衷。

瑶坛卜禋祀,玉署肃群工。

香满三千界,灵祈太一宫。

明星歆紫极,甘泽降玄穹。

洒自严城北,飘从禁籞东。

濯枝初淅沥,触石转微濛。

灌溉三陔合,欢呼万姓同。

蓟门山色净,榆塞战尘空。

楼阁青溟外,川源泱漭中。

云藏苑树绿,花泛御沟红。

细湿王孙草,轻翻少女风。

乌皮微润上,鹤氅暗凉通。

有道占天贶,无能喜岁丰。

子桑歌正涩,谢客句徒雄。

忽动山中兴,清霄忆桂丛。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