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蝉

我自东归日,厌苦春鸠声。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

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

春秋两相似,虫豸百种鸣。

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

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

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

荡涤反时气,然后好晴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自从我向东返回的那天起,就厌烦那春鸠的叫声。
我写诗怜惜自然的造化,希望不让春蝉生成。
等到我来到商山的小道上,山深气候变得很不宁静。
春天与秋天如此相似,各种虫子百般齐鸣。
风中的松涛没有和谐的韵律,蝉的叫声像沸腾的羹汤一样嘈杂。
难道没有高洁的凤凰吗?它们羞于与这些微小生物争鸣。
怎样才能让天上的雨水降临,如江河湖海般倾泻而出。
冲刷掉这反常的气候,然后迎来真正晴朗明媚的好天气。

注释

我自:我自己从。
东归:向东返回。
日:时候。
厌苦:厌烦。
春鸠声:春天斑鸠的叫声。
作诗:写诗。
怜:怜悯,这里指同情。
化工:大自然的造化。
不遣:不让。
春蝉生:春蝉出现。
及来:等到来到。
商山道:商山的小路。
山深:山中深处。
气不平:气候不稳定。
春秋:春天和秋天。
两相似:非常相似。
虫豸:虫子。
百种鸣:各种各样的叫声。
风松:风吹松树的声音。
不成韵:没有和谐的节奏。
蜩螗:蝉类,这里泛指蝉。
沸如羹:像煮沸的羹汤一样吵闹。
岂无:难道没有。
朝阳凤:向着太阳的凤凰,比喻高洁之物。
羞与:羞耻与。
微物争:微小生物争鸣。
安得:怎能获得。
天上雨:天降之雨。
奔浑:奔腾、混杂。
河海倾:如同河流海洋倾泻。
荡涤:冲洗,清除。
反时气:反常的气候。
然后:之后。
好晴明:好的晴朗和明亮的天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归家的景象与心境,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于时光易逝、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自东归来,听到春天鸠鸟的叫声,感到厌倦,因为这些声音让他联想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作诗怜化工,不遣春蝉生”一句,表明诗人对于自然界中万物更新换代的不忍心。这里的“化工”指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力量,而“不遣春蝉生”则是诗人的情感寄托,希望能够阻止春天中昆虫生长的声音,因为这些声音提醒了他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及来商山道,山深气不平”描述了诗人行走在商山的小路上,山深而且气氛不宁静,这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春秋两季相似,而昆虫的鸣叫却是无数种类,这些声音通过“风松不成韵,蜩螗沸如羹”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中生命力旺盛而又杂乱无章。

最后,“岂无朝阳凤,羞与微物争。安得天上雨,奔浑河海倾。荡涤反时气,之后好晴明”一段话语,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中纷扰世事的不满。他希望有朝阳凤凰这样高贵而纯净的存在,不愿与世间琐碎微小的事物争辉。通过“天上雨,奔浑河海倾”来比喻大自然的力量,可以洗涤一切不平和污秽,之后便是晴朗明媚的美好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归家、自然界万物生长与生命易逝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树上乌

树上乌,洲中有树巢若铺。

百巢一树知几乌,一乌不下三四雏。

雏又生雏知几雏,老乌未死雏已乌。

散向人间何处无,攫麑啄卵方可食。

男女群强最多力,灵蛇万古唯一珠。

岂可抨弹千万亿,吾不会天教尔辈多子孙,告诉天公天不言。

形式: 古风

相和歌辞.古决绝词三首(其二)

噫春冰之将泮,何余怀之独结。

有美一人,于焉旷绝。

一日不见,比一日于三年,况三年之旷别。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笋在苞兮高不见节。

矧桃李之当春,竞众人之攀折。

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

感破镜之分明,睹泪痕之馀血。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

已焉哉!

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古决绝词三首(其三)

夜夜相抱眠,幽怀尚沈结。

那堪一年事,长遣一宵说。

但感久相思,何暇暂相悦。

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

生憎野鹊往迟回,死恨天鸡识时节。

曙色渐曈昽,华星次明灭。

一去又一年,一年何时彻。

有此迢遰期,不如生死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屑]韵

相和歌辞.当来日大难

当来日大难行,前有坂,后有坑,大梁侧,小梁倾,两轴相绞,两轮相撑,大牛竖,小牛横,乌啄牛背,足跌力狞。

当来日大难行,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泥潦渐久,荆棘旋生。

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