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寺坟园

万竹苍寒拥寺门,寺牌金字御书存。

荣华肯信当年事,仪制空留后世恩。

影阁有灯尘网暗,殡宫无月土花昏。

见梅不敢轻攀折,恐是春风水际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万竹环绕着寺庙大门,寺内牌匾金字是御笔亲题。
繁华不再,谁能相信这些都是往昔的事;制度仅留下后人对它的敬仰。
影阁中灯光昏暗,积满尘埃,殡宫里没有月光,只有泥土的昏暗。
看见梅花,我不敢轻易采摘,怕是春水边的幽魂化作的。

注释

万竹:众多的竹子。
苍寒:苍翠而寒冷。
拥:环绕。
寺门:寺庙的大门。
寺牌:寺庙的名牌。
金字:金粉书写的字。
御书:皇帝的手迹。
荣华:繁华岁月。
肯信:肯相信。
当年事:过去的往事。
仪制:礼仪制度。
空留:徒然留下。
后世恩:后人的敬仰。
影阁:有影子的阁楼。
有灯:点着灯。
尘网:积尘的网状物。
暗:昏暗。
殡宫:停放灵柩的地方。
无月:没有月光。
土花:泥土上的斑驳痕迹。
昏:昏暗。
见梅:看见梅花。
轻攀折:轻易采摘。
恐:恐怕。
春风水际:春天的水边。
魂:灵魂。

鉴赏

这首宋诗《刘寺坟园》由周端臣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寺庙景象。首句“万竹苍寒拥寺门”以寒冬中挺立的万竹环绕着古寺,营造出一种肃穆和冷寂的气氛。寺内“寺牌金字御书存”,暗示了其历史的尊贵与过往的荣耀。

接下来,“荣华肯信当年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暗示刘氏家族昔日的显赫已成过眼云烟。“仪制空留后世恩”则揭示了这些曾经的恩典如今只剩下空洞的痕迹,令人感慨万分。

“影阁有灯尘网暗,殡宫无月土花昏”两句,通过描绘影阁中的孤灯被尘埃笼罩,殡宫寂静无声,月色不明,土花纷飞,进一步渲染了陵园的荒凉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见梅不敢轻攀折,恐是春风水际魂”以梅花为引,表达诗人对亡者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不敢轻易触碰,担心那是逝者在春水边的幽灵。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死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次韵勿斋蜡梅

不与南枝斗粉光,品题应合让苏黄。

融成蜂蜡千葩秀,散作龙涎几阵香。

立悟瞿昙真面目,坐忘姑射旧梳妆。

好风吹堕檀心句,白雪空惊寡和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友人悼宠落梅

条脱空嗟萼绿华,俗尘难久驻仙车。

数声画角单于塞,一曲山香阿母家。

堕砌尚疑妆后粉,点衣犹认唾时花。

别来埋没春风面,几度虚窗叹月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张敬之桂花

年年绿桂著花时,黄雪团枝自一奇。

林静秋风生处早,山高凉月上来迟。

亭边露湿栏犹倚,书畔香清枕屡攲。

惆怅淮南无梦到,楚骚歌罢当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初冬即事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办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