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敬之桂花

年年绿桂著花时,黄雪团枝自一奇。

林静秋风生处早,山高凉月上来迟。

亭边露湿栏犹倚,书畔香清枕屡攲。

惆怅淮南无梦到,楚骚歌罢当吟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每年桂花盛开的时候,黄色的花朵聚集成团,自成一景。
秋天的树林静谧,秋风起得早,山顶的清凉月光却来得晚。
亭子边栏杆上露水湿润,我仍倚着它;书桌旁书香四溢,枕头也常常斜靠。
心中惆怅,在淮南这样的地方,梦境中难以寻觅,唱完楚辞后,我该吟诗以抒怀。

注释

年年:每年。
绿桂:绿色的桂花。
著花时:开花的时节。
黄雪:黄色的花簇。
团枝:聚集成团的花朵。
自一奇:自成一种奇特景象。
林静:树林宁静。
秋风:秋风。
生处早:开始得早。
山高:山势高峻。
凉月:清凉的月亮。
来迟:来得晚。
亭边:亭子旁边。
露湿:露水打湿。
栏犹倚:栏杆还靠着。
书畔:书桌旁边。
香清:香气清新。
枕屡攲:枕头常常斜靠。
惆怅:感到惆怅。
淮南:淮南地区。
无梦到:梦中未见。
楚骚:楚辞。
歌罢:歌唱完毕。
当吟诗:应当吟诗。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张敬之桂花》是周端臣所作,诗人以桂花为题材,通过对桂花的描绘,展现了季节更迭和环境氛围的细腻刻画。首句“年年绿桂著花时”点明了桂花盛开的时节,每年如约而至,绿叶扶疏间,金黄的花朵显得格外醒目。"黄雪团枝"形象地比喻了桂花的繁盛和洁白,富有诗意。

接下来两句“林静秋风生处早,山高凉月上来迟”,通过描绘宁静的树林、早来的秋风和迟迟升起的凉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意境,烘托出桂花的独特韵味。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桂花的喜爱和对这种环境的欣赏。

“亭边露湿栏犹倚,书畔香清枕屡攲”进一步描绘了桂花香气四溢的场景,无论是亭边还是书桌旁,都弥漫着桂花的清香,让人心旷神怡。诗人借“倚”和“攲”两个动词,生动展现了人与桂花相伴的闲适生活。

最后两句“惆怅淮南无梦到,楚骚歌罢当吟诗”,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淮南的怀念,以及在欣赏桂花后产生的诗意情怀。他遗憾未能在梦中寻觅淮南,只能在听完楚辞后,借吟诗来寄托对桂花的感慨和对故土的思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赞美了桂花的美,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07)

周端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词人。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寓临安。宋周密《武林旧事》云其曾经“御前应制”。后出仕,未十年而卒(释斯植《采芝集·挽周彦良》“白首功成未年”)。其词作今存九首,内容多为伤春、怨别,其中有四首“西湖”词。亦能诗,《诗家鼎脔》及《宋诗纪事》收其诗九首。有《葵窗词稿》,已佚。《江湖后集》卷三辑有其诗一卷。诗,以影印文渊阁《四车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 字:彦良
  • 号:葵窗
  • 籍贯:建业(今南京)

相关古诗词

初冬即事

初冬天气暖,小似立春时。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天红霜有信,星晕雨先期。

怕见梅花发,愁怀未办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村路

雨馀村落迥,祇有鹊营巢。

一径晓烟合,千林春翠交。

断桥斜搭板,破屋倒铺茅。

闻说蚕初浴,柴门不敢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灵隐山前即事

猿不闻呼僧已归,翠烟依旧锁崔嵬。

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

古径夏寒风落木,苍崖阴润雨生苔。

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咏鹤

觅来雏鹤养经年,认得呼名傍客前。

放去几随云过海,归来一片雪翻天。

翎梳脩竹林间日,影照寒梅涧下泉。

眷恋轩墀应有谓,主人风骨是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