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次洪如晦韵

醉来玉树倚风前。举吟鞭。指青帘。

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

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

寻欢端合趁芳年。对鹍弦。且陶然。

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

漠漠绿阴春复夏,多少事,总悬天。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喝醉后我倚在微风中的玉树旁,举起吟唱的马鞭,指向那青色的酒帘。
黑色的帽子时高时低,摇晃不定,仿佛在乘船游荡。
路边哪户人家打扮得如此巧妙,阳光斜照下,只能看到半边帘子。
正值青春年华,应尽情寻觅欢乐,面对着瑟瑟琴声,悠然自得。
任凭纸上的人物起伏跌宕,就像历史中的刘蹶与嬴颠一样。
无边的绿荫中春去夏来,世间多少事,都悬挂在未知的天空中。

注释

玉树:形容女子姿态优美。
吟鞭:诗人的马鞭,也可指吟诗作赋。
青帘:酒馆的布帘,代指酒肆。
乌帽:黑色的帽子。
乘船:比喻飘忽不定的动态。
傍路:路边。
妆束:打扮,装饰。
鹍弦: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陶然:快乐的样子,悠然自得。
刘蹶:历史人物,这里泛指历史上的起伏人物。
嬴颠:历史人物,这里同样泛指历史上的起伏人物。
漠漠:形容广阔无垠。
悬天:悬挂在天空,象征未知或难以把握。

鉴赏

这首宋词《江城子·次洪如晦韵》是黄机所作,描绘了醉酒后的情景和诗人的情感抒发。首句“醉来玉树倚风前”,形象地写出诗人微醺时的姿态,犹如玉树临风,潇洒自在。接着,“举吟鞭”、“指青帘”表现了他挥洒豪情,指点江山的意态。

“乌帽低昂,摇兀似乘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行走时的轻盈与飘忽,仿佛在水上行舟。接下来,他注意到路边女子的精心装扮,通过“傍路谁家妆束巧,斜映日,半窥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情和生活的细腻。

“寻欢端合趁芳年”表达了诗人及时行乐的思想,趁着青春年华享受生活。随后,“对鹍弦,且陶然”写他在音乐中沉浸,忘却烦恼,达到心灵的宁静。“纸上从渠,刘蹶与嬴颠”则借历史典故,表达世事如棋,胜败难料的人生哲理。

最后,“漠漠绿阴春复夏,多少事,总悬天”以自然景色收尾,暗示人生的无常和未来诸多未知,一切似乎都掌握在苍天手中。整首词语言流畅,情感深沉,展现了黄机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95)

黄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仕州郡,尝仕州郡,游踪多在吴楚间。工词。与岳珂唱酬尤多。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 字:几仲(一作几叔)
  • 号:竹斋
  • 籍贯: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西江月(其二)垂丝海棠,一名醉美人

捻翠低垂嫩萼,匀红倒簇繁英。秾纤消得比佳人。

酒入香肌成晕。帘幕阴阴窗牖,阑干曲曲池亭。

枝头不起梦春酲。莫遣流莺唤醒。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其一)泛洞庭青草

漠漠波浮云影,遥遥天接山痕。一声渔唱起蘋汀。

名利缘渠唤醒。短棹拟携西子,长吟时吊湘灵。

白鸥容我作同盟。占取两湖清影。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更漏子

秋点长,秋梦短。怕见黄昏庭院。风窸窣,雨萧骚。

倚窗魂欲销。候蛛丝,占鹊喜。依旧浓愁一纸。

红袖黦,翠钿蔫。泪痕犹未乾。

形式: 词牌: 更漏子

沁园春(其六)为潘郴州寿

问讯仙翁,殷勤为底,来万山中。

想橘边丹井,鹤寻旧约,松间碧洞,鹿养新茸。

雾节亭亭,星旓曳曳,导以浮丘双玉童。

嬉游处,尽祥烟瑞雨,霁月光风。欢声已与天通。

更日夜郴江流向东。

定催归有谓,泥香芝检,留行无计,路熟花骢。

如侍严凝,密陪清燕,吴水欢然相会逢。

年年里,对春如酒好,酒似春浓。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