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更漏子(其一)》,出自宋代诗人石孝友之手。首句“亸吟鞭,欹醉帽”描绘了一个行者在寒风中以鞭指路,头戴破帽的萧瑟景象,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怀。
接着,“行尽关山古道”表明诗人途经关山一带的古老道路,这里的“关山”可能是对遥远古道的一种拟人化描述,也增添了一份岁月沧桑之感。随后,“霜满地,水平田”则描绘了秋末冬初大地覆盖着薄霜,而平坦的稻田中水光闪烁的情景,显现出一种萧瑟而静谧的自然景象。
“雁儿声在天”中的“雁儿”指的是大雁,它们的鸣声在空中回荡,增添了一份行者的孤独感。紧接着,“北沙门,南浦岸”可能是诗人所处之地的具体位置描述,也许是在叙述一段旅行经历。
“望得眼穿肠断”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片景致时的心情,仿佛目光穿透了世间的一切,而内心却又因思念或怀念而感到痛楚。最后,“桐树巷,梦云楼。玉儿应也愁”中“桐树巷”可能是诗人所居之地的名字,“梦云楼”则可能是诗人的住所名称,或是一种虚构的空间。而“玉儿”通常指的是年轻貌美的女子,这里的“玉儿应也愁”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共鸣,玉儿亦如诗人这般感到愁绪难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建筑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行者内心世界的揭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传递出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